第360章 群臣忐忑-《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2/3)页

      而官员们有了足够的银钱支用,外加上道德律法的束缚,贪官在诸朝算是少的,高薪养廉,也算是赵家少有的精明之处。

      大明也许之前没有,但是朱慈烺来了,他发誓要让大明这艘两百多年的破轮船朝着自己方向航校

      两宋可以,大明也可以,两成?太寒酸了吧!

      朱慈烺哈哈大笑:

      “三成?本宫以为不妥,时下边军一个普通的士兵月饷为二两。

      这还只是步兵,骑兵的月饷是三两,而护国军将士响银更甚。

      而且护国军将士一应吃穿皆由朝廷包半,所以他们才战斗力爆表。

      下举子苦读十年一朝得榜,下放为知县每月实际到手的薪俸还不足四两,实在是不合适。

      本宫以为两成实在是过少!不足以激励下百官发奋报效朝廷。”

      李邦华等人闻言精神一振,可是很快想到大明空虚的国库和遍地灾民,目光渐渐又暗淡下来。

    
  ”老臣也以为,三成有待斟酌,可是户部用什么来发官员俸禄,只是口头上加薪并无意义……”

      对大明的情况,李邦华等人心明镜似的,虽然皇太子目前抄家有些银两,可以后呢?

      想他一个堂堂首辅、月俸才堪堪六十两,其中七成还是实物折俸,其他官员情况可想而知。

      朱慈烺淡淡一笑道:

      “本宫以为官员俸禄直接增加七成以上才合适,至于户部有没有银子,本宫自有办法。

      以后官员之中,正一品月俸提升至两百两银子。

      正二品的尚书月俸为一百八十两,从二品的侍郎月俸一百六十两,正三品月俸一百四十两……

      自正四品以下,降级幅度逐渐减,到了正七品的县令时,月俸仍有五十两之多。

      上层官员的调整幅度几乎相当于原来的一点八倍。

      地方官诸如县令一级更是提升了六七倍,幅度之高令人咂舌。

      不论是朝臣还是地方官,薪俸发放皆以银钱为主,取消实物折俸的陋习。”

      朱慈烺这番话完,内阁几位老臣瞬间懵逼,半没有反过劲。

      他们做梦他们都不敢想有如此多俸禄,更不敢想全部以现银发放。

      看到几个老头老头陷入呆滞,朱慈烺嘿嘿一笑道:

      “怎么?还嫌少?”

      在朱慈烺提醒下,几个老头终于反应过去,他们激动之下,直接跪下给朱慈烺施大礼:

      “不少不少,谢殿下恩,老臣也替下官员感谢皇太子大恩大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