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各房的掌事们-《锦程万里》


    第(3/3)页

    接着,二人依次进了其他几间房,也全部都是大敞间。

    制衣房里面也有一张大案,另有两张小案,案边烧着炭炉,炉上放着个水壶,熨斗是生铁所制,形状与现代熨斗基本差不多,大小款式有好几种。这里当然没有电线、蒸汽管,加热方式是在斗腹内装上木炭或热水。

    缝衣的女工则在临窗的木桌边坐着飞针走线,一派忙碌景象。

    刺绣房最为敞亮,窗明几净,屋顶上安的明瓦要比其他屋子多,房间内端端正正地排着两列绣架,绣架边放置针线的桌子也摆放得十分整齐。绣工们排排坐着,各自低头细做。

    制物房最为杂乱,帐子等大物件满地堆着,枕头、手帕等小物件则搁在一张大案上。

    每房都有一个主管式的人,这里的习惯,结过婚的称为娘子,没有结过婚的称为姑姑。

    除了掌案的经二姑姑,绣房的掌线也是未婚,正是上次到渠安县主持考校的纷姑姑。

    而制衣房和制物房的掌针则是已婚娘子,掌管制物房的便是上次见过的绩娘子。

    掌事们都显得很和气,众人中就只经二姑姑格外傲娇些。

    绣坊固然不大,但每到一处都与人赔笑问好行礼,一圈走下来,不免深感疲累。

    转完出来,院门已经关了。

    陵锦佑禁不住靠在门边,捶着自己的大腿道:“好累啊,隔壁的院子今儿就不去了。此时也有些晚了,去了怕正赶上人家的饭点儿,倒不方便。”

    贞锦依觉得有道理,忙点了点头。

    哪知陵锦佑抬眼望了望北边的院墙,转口又道:“不然,咱们最后走一趟丝坊,见见那里的坊主娘子吧。织坊的继娘子这些日子没在坊中,改日再去吧。”

    贞锦依不知她为何改了主意,却也拒绝不得,只好再点点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