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天子忌讳-《汉家功业》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b>inf</b></div>汉中郡。

      张辽从城外剿匪回来,还不带卸甲,便有一个幕僚笑着进来,道“中郎将,剿灭了这一处匪患,汉中便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了。”

      张辽没有应声,大口的喝茶。

      趁着冬季,匪患聚集不出,张辽半个月剿灭了七八处匪患,将汉中郡几个大匪患是彻底拔除了。

      汉中是一处战略要地,多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在争夺,加上连连战乱,汉中是一片疲敝,盗匪丛生。

      孙坚为汉中太守时,也曾极力剿匪,但背后因为有刘焉等人的暗中扶持,所以收效甚微。

      刘备继任后,在笼络人心中,派遣张飞,关羽四处出击,只取得了明面上的效果。

      但张辽这一次不同,随着刘焉病死,刘璋困顿,没有对汉中进行滋扰,给了张辽一个天赐良机。

      张辽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几乎平定了所有匪患,同时招募青壮,在汉中积极训练,一副厉兵秣马的态势。

      幕僚等张辽喝完茶,这才沉吟着道“中郎将,大司马府的公文没有说明调将军回洛阳的用意,但以下官猜测,无非是豫、徐二州。以将军的能力,加上圣眷,怕是要封号将军了。”

      ‘中郎将’在大汉朝的军阶中,勉强算中等,‘将军’是一个分水岭,一旦封号将军,哪怕是杂牌,也意味着前途无量,将有大用!

      更何况这个人是张辽,这可是当今陛下的爱将!

      张辽性格谨慎,心思内敛,有韬略也有胆略。他脱掉铠甲,面不改色,道“我不过剿灭了一些匪盗,哪里有资格封号将军,莫要胡说,引人笑话。”

      幕僚却不觉得,道“中郎将,接下来朝廷的平乱目标,无非是益、荆、扬三州。朝野对那曹操忌惮颇深,不可能再由他领兵,以圣眷来看,下官推测,唯有三人,一是赵云,二是黄忠,三就是中郎将。”

      张辽仔细思索,似也有些同意了,道“不论是哪里,尽忠用命就是了。”

      幕僚见说通了张辽,连忙上前一步,低声道“中郎将,最好是徐州,徐州是战略要地,又有豫、请为臂膀,讨贼最为得力。”

      张辽刚要说话,忽然一个亲兵跑进来,道“禀报中郎将,马腾派其子马超过境,准备上洛阳进贡。”

      幕僚闻言,道“朝廷平灭董卓,威震海内外,这三羌也坐不住了,这是要派马车进京为质吗?”

      张辽想了想,道“那马超是何等人?”

      亲兵道“回将军,身形健硕,孔武有力,在凉州颇有勇武之名,在马腾诸子中,此子最是出息。”

      张辽点点头,道“看来马腾是有诚意的,放他过境吧。”

      “是。”亲兵应着,转身出去。

      幕僚等亲兵走后,忽的低声道“将军,我听说,朝廷在商议,要再设一个雍州,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将军或许不用调离。”

      “假的。”

      张辽随口般的道“我在洛阳时,陛下亲口驳回。陛下说,州郡太多,要合并郡县,不会再设一州。”

      幕僚略微诧异,这种机密之事,张辽也知道?

      他知道张辽有圣眷,只是没想到张辽的圣眷,居然到了这种程度!

      ‘那应该是徐、豫二州之一了……’幕僚心里想着。

      张辽不等他多想,道“先生再与众人商议一番,我要料定清楚才能离开。”

      幕僚会意,抬手道“下官这就去。”

      张辽目送他离去,而后瞥向门旁的大刀,走过去,拿起来,认真的打量。

      张辽虽然出身寒微,可这些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已经不是那个不入流的兵卒了。

      他也有些千里讨贼,一朝封侯,锦衣还乡的勃勃野心!

      “我倒希望是豫州!”张辽摸着大刀自语。

      他却不知道,他不想做汉中太守,困守一地,可也有人在打汉中的主意。

      洛阳,洛阳府。

      河南尹被废,改建洛阳府,洛阳府尹为陈宫。

      陈宫这几年为了洛阳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做出了很多政绩,加上他不偏不倚,谨言慎行,在朝野的官声出奇的好。

      这会儿,他站着,站在一个人面前,神色恭谨小心。

      钟繇翻着案牍上的公文,道“你说,你处理不了那五斗米教,让我亲自过来跟你说?”

      陈宫不畏惧荀攸,对荀彧也只是敬为上官,但唯独这个脸色严肃,不怒自威的钟繇,不知道为什么,从心底有些惧意。

      陈宫已经赶走了其他人,值房里只有他们二人,没有伪装,一脸的坦诚,道“仆射,非是下官推诿。实则是这天师道并未有过错,既无杀人也无劫掠,洛阳府六都尉都有查探,皆无实证。”

      钟繇抬头看着他,淡淡道“妖言惑众不算罪责吗?什么五雷真神,什么斩妖除魔,欺瞒无知百姓,榨取米粮,这些不算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