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清平子看着有些激动的少年,对兵士挥了挥手,放他过来。 他和宫疏雨还是想不起来,当时面对的人太多,乱糟糟的,他们也没有记,当然没有印象。但那些春节成群结队乞讨的黎民不同,宫疏雨的变化并不大,他基本上没有变化,现在又走在一起,如果能认出来,并不奇怪。 跑到二人面前,少年跪了下去,磕了几个头,道:“阿公阿婆、爸爸妈妈有交代,要是有生之年能再见到恩人,一定要磕头。” 清平子伸手扶他起来,在肩头上捏了捏,有些瘦弱,道:“没想到长这么大了。”五年前,少年或许不到十岁,确实长大了。 “哥哥、姐姐,你们要去县城吗?”见他们点头,少年着急,“千万别去,听说那边在打仗,村子里都能听到炮声,很危险,以后太平了再去。” “仗已经打完,以后应该也不会打了。”宫疏雨对他笑了笑,“你叫什么名字?住在附近吗?” “我叫龙小,就住在公路边的小隆村。”少年伸手指了指村子方向,有不少人站在屋前或山坡上、田地里,望着公路上的车,公路边也有村民看着,他们正在地里收玉米,“我们拿着钱一路往南走,在县城里买了粮食,这几个村子人不多,就停了下来,一些人住在小隆村,一些人住在其他村子,这一片都有当年靠哥哥姐姐活下来的人。过节的时候,大家还提起哥哥姐姐,你们愿意过去见见大家吗?” 看着少年满怀期待的眼神,二人点了点头,龙小一声欢呼,一边喊着,一边跑了回去,不少村民向着一个方向会集。 公路边田地里忙农活的村民,见众人走过公路,也有两个人上前鞠躬感谢,多半是当年人群中的一员。二人招呼了他们,也跟着往村子走。 到了村口,看着围过来的村民,他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曾受过钱的人,哪些不是,只能以是否道谢磕头之类简单判断。 他们初到这边的时候,虽然原本村子里的人不多,也不想被外人抢占土地,减少自家的口粮,还发生过冲突。但他们人多,也有所退让,表示只分部分即可,双方妥协后,流浪人群分散在了附近几个村子,平常多有来往,聚众成势,以免被驱逐。 分的地不多,生活并不好,只能说勉强活下去,饿不死罢了。幸而这一片的匪盗被雄鹰岭剿杀的干干净净,算是过了几年太平日子。散在这些村子里的人,也有部分人到磐龙镇那边进厂赚钱,这两年的生活比之前好了些。 龙小的祖母已经过世,爷爷、母亲还在。父亲和不少村子里的壮丁被宋藩征去挖战壕、挖矿之类,有部分人活着回来,据说龙小的父亲死在了阵地上,遗体不知下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