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亚历山大米勒兰在斐迪南遇刺后,第一时间返回法国。 乔治给米勒兰发电报,提醒米勒兰要提前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米勒兰在给乔治的回电中,感谢乔治的提醒。 然后就没了。 法国人的理由很充分。 既然德国没动员,那么法国也无须动员。 乔治再给霞飞发电报,提醒霞飞注意德军动向。 霞飞同样感谢乔治的提醒。 感谢完了也是什么都没做。 乔治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作为盟友的责任。 彼得来找乔治,抱怨小尼古拉手伸太长。 乔治管理波罗的海舰队的时候,基里尔被限制,只拿工资,不担任任何具体职务。 将波罗的海舰队划归欧洲战区之后,小尼古拉命令基里尔负责波罗的海舰队的后勤物资供应。 这是个绝对的肥差,之前是由来自阿穆尔军区的军官阿列克谢上校负责。 阿列克谢是叶罗欣当初收养的那批孩子中的一个,娶了叶罗欣的长女尼娜。 乔治只能庆幸,小尼古拉没办法把手伸到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 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是圣彼得堡的门户要塞,现在依然是乔治直辖。 阿列克谢的能力还不错,工作认真,负责波罗的海舰队后勤期间,账目一清二楚,没有出现问题。 乔治干脆把阿列克谢调到君士坦丁堡,让阿列克谢参与君士坦丁堡的管理工作。 乔治的司令部就在君士坦丁堡。 安德烈已经随尤师抵达君士坦丁堡,乔治再将哈师也调过来,加强君士坦丁堡的军事实力。 清帝国灭亡后,国内军阀割据,征战不休,阿穆尔军区没有防御压力,在将哈师也调过来之后,阿穆尔军区常备军只剩尼师。 乔治将尼师大部调往赤塔,只留一个步兵团在海参崴。 和哈师同时调过来的,还有三个仆从师。 这样一来,远东仆从军只剩四个师,乔治再想征兵就需要动员。 安排好这一切,乔治才注意到,维也纳还是没动静。 这就奇怪了。 皇储遇刺,威廉二世义愤填膺,要求奥匈帝国老皇帝为皇储复仇。 老皇帝却一点为皇储复仇的意思都没有。 这是要干啥? 乔治不知道的是,老皇帝不仅没生气,反而有一丝释然。 在大公夫妇遇刺后,约瑟夫一世对自己的私人秘书说:“一种更高层的力量,已经重新恢复了秩序,这是我难以做到的。” 行吧,看来斐迪南忤逆约瑟夫一世的要求,坚持娶索菲,确实是严重影响了约瑟夫一世和斐迪南大公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