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宋朝的奴隶制度-《宋吹》


    第(2/3)页

    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怎么处置全凭主人心意,那么主人便是奴隶的天,奴隶自然也就只知主人而不知皇帝。

    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唐律疏议》卷十七:“奴婢、部曲身系于主。”又卷二十:“部曲、奴婢,是为家仆。”

    部曲就必须对主人效忠,主人对他也负有“保护”的责任。部曲必须完成主人所交给的任务,其中也包括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劳役,但并非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作战。

    部曲是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就决定了部曲的来源-奴!

    豪门大族拥有了自己的军队,那么也就拥有了祸乱天下的本钱,这是赵宋不能容忍的,因此奴隶制度也成为了赵宋的严厉打击对象,赵宋这是要从源头掐灭。

    赵宋直接用法律明文规定了,奴婢属于自由民,并不从属于主家,不是主人的私有财产,不可以随意处置,奴婢只不过是跟主家结成了雇佣关系。这一雇佣关系基于双方自愿而订立,并且有雇佣期限,期限一到,雇佣关系即解除,所以到了赵宋“奴婢”一词被“人力”和“女使”所替代。

    要知道奴隶制度从夏朝就开始了,到了唐朝,奴隶贸易更是达到了巅峰,想要禁止谈何容易。

    赵宋打击奴隶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赵宋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有了打击奴隶制度的外部条件,再配以律法规定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奴隶的来源,要知道若是只要有一丝可能,没有人愿意将身家性命交于他人之手,先秦、秦朝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庶人与军人很可能成为奴隶,也有罪犯被贬为奴隶的,犯叛逆罪的,有时全家乃至全宗族要沦为官奴。汉朝以后,奴隶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大庄园主,也成为私属。

    这就可以看出在汉朝之后,奴隶的主要来源就是那些失去了生存资源的百姓,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奴隶就会大大的减少。

    于是赵宋将因雇佣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么说吧,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百姓失去了土地,这在古代也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源,为了生存只能依附于大庄园主;而大庄园主有那么多的土地,光靠自己也不行啊,需要有人为其生产;这是一个双方的供需市场。

    百姓没有生活来源是要饿死的,而庄园主大不了土地荒废而已,这就决定了百姓在这个供需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于是大庄园主便将雇佣关系直接定性为良贱关系,我给你提供工作,你必须成为我的奴隶!百姓没得选,在生存面前,自由也就成了奢望,不但失去自己的自由,就连子孙后代的自由也没了,因为奴隶是主人的私产,那么奴隶的后代自然也就属于主人了。

    只需要几代人,大庄园主便会拥有大量的奴隶,甚至可以从奴隶中选拔出身强力壮者组成部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力,进而成为动乱的根源,这也是历朝历代大力打击土地兼并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打击土地兼并是很难的,因为土地兼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庙堂之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者们,自己打击自己这种事情,除非是没有私心一心为公的圣人,可惜这种人太稀罕了,稀罕到五百年才出那么一个,就算侥幸出了这么一个,面对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是无力回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