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压力和治理-《非洲创业实录》


    第(2/3)页

    过去,受制于人才,资金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东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水平明显不足,是典型的“穷教育”,尤其是对比德国,奥匈帝国等义务教育实行比较早的欧洲国家。

    至于其他非义务教育国家,平均办学水平更是远高于东非,就比如俄国,别看俄国大部分人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俄国能上学的大部分都是本国社会精英,而俄国教育也是典型的精英路线,所以俄国办学水平水平远超过东非是正常现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俄国教育比东非强,毕竟俄国受教育人群的数量终究是有限的,而且东非在高等教育层面也算精英化路线,这使得东非高等教育不仅量大,并且质量不输欧美国家,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东非义务教育阶段能筛选出更多的人才。

    罗宋接着说道:“而教育事业上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科研,工农业发展又起到反哺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科研人员以及学识更丰富的技术工人以及农民,同时带动教育,医疗等行业发展。”

    随着工业化发展,东非对人才的需求越大,并且伴随工业化的是农业领域专业化,就比如机械操作,农药化肥使用,科学治理等都需要掌握相对应的知识的新农民。

    “总而言之,我国人口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同时取得了质量上的突破,人口破亿的同时,新增人口受教育水平也显著提升。”

    东非人口不仅规模上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东非人口素质在世界各国中也属于比较优异的存在,这对于东非进一步发展显然是有利的。

    恩斯特说道:“人口规模扩大和国民素质提高,这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社会舆论思想引导,社会秩序治安,城市发展承受能力等问题。”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东非人增多了,也加大了东非政府的管理难度,恩斯特将思想放在第一位,自然是为了防范“俄国”思想进入东非,如今正是俄国以及欧美社会运动的一个活跃期,毕竟这些年来光是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就来了两次,而这也给欧美社会运动提供了土壤。

    尤其是先遭遇经济危机,然后经历日俄战争惨败的俄国,这个时候俄国社会运动实际上已经成了很大气候,要不然前世一战时,也不可一呼百应,推翻沙俄政府,毕竟一呼百应的前提是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需要严密且成规模的社会组织。

    前世俄国政变发生在1917年,而现在已经是1909年,所以这几年应该是俄国社会运动高发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