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卡宾达-《非洲创业实录》


    第(2/3)页

    其他国家自然也是如此,所以未来轰炸机出现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说轰炸机就是核武器也就四五十年后的事。

    所以莱茵宫在安全性上的考虑,完全按照后世标准来,而且对这方面恩斯特颇有心得,毕竟自己前世也是工地搬砖人,在非洲干过不少工程,所以在莱茵宫设计上并非完全不懂得小白。

    这样一来,莱茵宫设计上更加偏向实用性和生活便利性,而不是当前欧洲追求的艺术性,或者美国那种天马行空的方案。

    ……

    1895年开始,从北方的杰济拉市到南方的阿平顿市,从东方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到西方的卡宾达,东非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波建设热潮。

    整個世界其实也都是如此,就算是最贫穷且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会因为殖民者的到来,而被建设上大量的种植园,千年来没有变化的土著也会被套上枷锁,强制劳动。

    “啪”,一道横空挥鞭声成为十九世纪的特色,再加上一句:“懒货,赶快起来干活!”,这就是殖民时代的特色。

    对于这种工作,东非的监工们也非常熟稔,卡宾达市在东非手中不到五年时间已经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果河的出海口虽然仅有五公里,但是河流下切深度非常深,加上河流的湍急,所以在这里建设桥梁是不现实的,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轮渡来实现和罗安达的对接,至于铁路只能通过上游地区迂回的方案来实现。”

    卡宾达市已经成为了东非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口岸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外贸的繁荣,人流和货运量加大,原本的落后交通状况也急于改变。

    实际上西部几个四个港口城市发展速度都不算慢,也就和贝拉港相比稍微差一点。

    毕竟是大西洋贸易的的桥头堡,而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国家,在经济实力上是丝毫不弱于亚欧贸易的,当然,这里的亚欧贸易也包括印度洋段,在海运时代,亚欧贸易绕不开印度洋。

    大西洋沿岸中,南美和西非是东非定位的原材料产地,而欧美则是市场,两者齐备的情况下,加上德国投资和东非内陆经济对接,使得西部沿海城市增速远高于安哥拉内陆。

    当然,这种情况和东非的地理情况有重要干系,不管安哥拉和西南非洲怎么发展,其享受的国家政策资源是确定的。

    但是,算上安哥拉和西南非洲,目前为止也仅有四个可供商业贸易运营的港口,从北到南分别是卡宾达,罗安达,本格拉和鲸湾港,除此外还有两个海军的军港,也就是亚历山大港和斯瓦科普蒙德港,这些港口之外的奥兰治蒙德等地只能算小型移民据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