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神亦·昆初风骨》/第二十二章 清凉辩-《神亦星编》


    第(3/3)页

    我的同袍们,我相信你们都还对昆初怀着思念,对昆初的一些人怀着眷恋。我跟你们一样,对昆初的那些事物怀着思念,对昆初的一些人怀着眷恋。我们都是在昆初出生的,都是在昆初长大的。昆初的一草一木,一烟一影,总是会出现在我的梦里。相信你们会对我的话深起共鸣。

    来自弥迦牟海湾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儿时的日暮,我在海滩上拨弄潮行蟹,看它跑回大海里。来自悉顿堡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我最难忘的记忆就是和自己所爱的人一起,在鸭居音乐礼堂里欣赏新年音乐会的演奏。来自麦卡城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我最为日常的回忆就是和朋友们一起骑着骆驼或是鸵鸟奔上沙丘顶端,跟夕阳合影。来自阿特兰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我原来的理想是在研发车间里作出一项进步明显的发明,挣得高成色的荣誉。来自利践城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如果不是参加昆外远征军的征兵选拔并意外地被选上了,我可能已经在某个研究所里思考一些不痛不痒又不可或缺的学术问题。来自弘毅城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要不是一时热血激扬,上了昆外远征军的船,我可能已经是一名演说家,甚至已经进入了市议会任职员。至于和我一样来自方莱城的某位士兵可能会说,我曾经与莱仪顶坪公园一个角落里的那株无人照料的兰花草有过约定,要每个月给它浇两次水,可惜我已经很久没有履行约定了。”

    听到这些话,在场的官兵们纷纷思念起一些久远的事情,纷纷开始流露出神往之色。就连那些坐在前排的指挥官们,以及主席台上的远征军指挥部成员都不禁有所触动。舒凉将军也不是冷血之人。此刻,他并没有立即反驳介沐清,而是在想着一些事情。只不过,有些事情被冷落了太久,一时还捂不热。不过,或许时间会改变这些。

    介沐清继续说道:“从一些理性的发展的角度看,昆初对我们的价值似乎没有那么充满了。但从另外的一些角度看,昆初还有着无法替代的巨大价值。我们不能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礼昆号的叶蕻将军是一位非常智慧沉稳的主力舰队指挥官。我入伍之后一直在他带领的礼兵旅服役。我也一直把叶蕻将军视为自己军旅生涯的导师。叶蕻将军不久前给我讲了一些话。他向我提到了古昆时代的一个词句——叶落归根。

    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存在现象,也是这个宇宙之间大多数的存在所秉承的自然法则。它讲述的是生命轮回的朴素道理。我们人类也很容易对这样的一个道理产生认同。大家在很多的星球都见过树木,见过树木落叶的情景。树木的叶子落到了地上,会被自然之力转化,会进入泥土里,最后又被树木吸收,汇归到树根里。树叶的生命在枝头凋落,再回到树根里,滋养出树枝上萌生的下一茬树叶。生命就这样在我们眼前朴素地轮回着。昆初的一切生命无不遵循着这样朴素的轮回方式。繁密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昆初表面的生命轮回。我们叫它大化流衍。

    具体到我们人类,也是如此。我们人类也是一株巨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类之树万千繁枝上的叶片,我们也将叶落归根,昆初的人类社会就是我们这株人类之树的根,而我们这株人类之树所扎根的地方就是昆初。”

    听完介沐清的这一段话,与会的官兵们开始了更加明显的议论。一时间,会场上群情动荡。舒凉将军等一众独立派将军也只比叶蕻将军小不了几岁,大都跟景绳将军差不多大。他们虽然还只是浅显地体会到叶落归根的情感深度,但对这个词句中的朴素道理还是能够理解的。舒凉将军看着那些议论纷纷的官兵们,没有反驳介沐清。因为介沐清此时已经不是在晓之以理了,而是在动之以情。此刻,介沐清仿佛理解到,这就是叶蕻将军所说的以退为进。

    介沐清继续说道:“作为在昆初出生,在昆初长大的昆初人,我们每一个人在参加昆外远征军之前,都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旅程。那就是我们的那段长达九个月的成年礼之旅。在那九个月里,年轻气盛的我们背着行囊,从各自的城市出发,穿千林,越十漠,出草原,翻山岗,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到达昆初高原的永垂镇,在那里瞻仰我们人类的圣迹区。

    在游侠亭里,光明十二游侠的故事穿过历史,将追求高尚和自由的光芒从画作上照进我们的眼睛里。在曦铃小窖里,来自不同城市的陌生青年会在餐厅里友好地微笑。在永垂湖畔,雪鹰会在曦铃树的最高枝上向着初升之阳鸣叫。我们会在永垂湖的西边瞻仰启程纪年碑和那座列星屏风。我们会在永垂湖的北边瞻仰宝器九鼎,诵读成年礼誓词。在那个角度,我们只需转身回头,就可以看到昆初最美的那幅画面——圣山永耀峰的洁白倒影仿佛在圣湖里向我们吟颂古老的诗章——《五星如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