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陶氏店铺-《春秋大地主》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两人排在人群中,慢慢向前,不久就到了城门口。城门口有二十多个城兵守着,曾平不知规矩,就要这样硬闯而入,却被一个城兵拦住了。
这时芸娘连忙上前,送上自己带来的白纱货物给对方验看,然后又递上了五枚铜钱,这才被放行。
曾平不明白,就问芸娘,芸娘解释道:“墟日入城,按例是要向城守交纳税钱的,交纳税钱的多少,则由所带货物的多少决定。”
曾平这才明白过来,暗道这薛邑主人倒是不肯放过每一个的盘剥敛财的机会。不过他又想起,在他前面的那一队蒙莱山山民,好像并没有交纳这入城的税钱,否则他也不会不知道这规矩,往里硬冲了。
他又问起芸娘,芸娘解释道:“山民一向桀骜不驯,不服王化,所以倒是不用交纳税钱。”
曾平听了,暗道这算是什么道理,桀骜不驯,不服王化,就可以不用交税了?那我也做个桀骜不驯,不服王化的山民算了。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一点牢骚腹诽罢了,也不可能真为了这五文钱去跟那些城兵理论。进了城之后,曾平开始左右四处打量起这个薛邑。这薛邑并不大,顶多也就是后世的一个乡镇的规模,城中有四五条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边排着一间间的屋舍店铺,这些屋舍建筑以土坯木板房为主,也有极少数的砖瓦房。
不知平日这城中如何,但现今这街市上,却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颇有一点节日喜庆的热闹气氛,这当然是因为今天是墟日的原因,这薛邑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要到这里来出售手中的货物,同时购买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
而这交易的市集,主要就设在城门口西边百步远的一个大广场上,进城的人流也大多往那里赶去,芸娘急于脱手手中的丝纱,也拉着曾平往那里赶。
一路走来,路边都摆满着各色小摊,贩夫走卒,络绎不绝。芸娘领着曾平,进了市集之后,又径直往西南角的一个石屋走去,在石屋的门口,挂着一个招牌,招牌上写着几个字,这些字曾平不认得,但在招牌底上,又刻着布匹丝绢的图案,看来这家店铺,是专门经营布匹丝绸买卖的。
这样有固定店铺的,多是一些大商贩,在这里长期收购村民手中的货物,长期在这里经营,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再加上价格公道,村民们也多愿意把手中的货卖给他们。
芸娘以前到市集上卖布,也都是到这家店铺来。她此刻正要依往常一样走进门去,卖了手头的丝纱,曾平突然一把拉住了她,芸娘不知其意,却见曾平伸手朝前边不远处一指,道:“好像那边,也有一家收布的商铺,门前的人还不少呢!”
芸娘抬头望去,果然看到就在离这约五十步远的地方,新开了一家簇新的石屋店铺,一个伙计模样的人站在店铺门前临时搭起的一个台子上,似乎在说着什么,在他四下围了许多的人,这些人或是手提,或是肩扛,拿的都是准备出售的布匹丝绢之物。
芸娘记得,上次来市集的时候,都没见到这家店铺,想来是最近新开张的。以前市集上收购布匹的,只有她眼前的这一家朱氏店铺,现在倒好,有了两家了。
虽然如此,但她已经习惯了在眼前这家朱氏店铺交易,双方一向也合作良好,所以并不打算就此更换卖家。
“公子,我看也不用麻烦了,这家朱氏布铺信誉很好,掌柜待人也和气,奴家以前一向都是卖布给他们的。”芸娘是一个念旧的人,觉得随便更换卖家不好。
曾平暗道古人果然是淳朴,当即不以为然的道:“常言道:货比三家,这布不用急着卖,去那里看看又何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