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楊氏有些意外地看了一下大女兒,然后又去看小女兒:“上面的牙埋在地下,才能長得快,長得好。” 隨即她又扭頭看向正在用淡鹽水“咕嚕嚕”漱口的兒子:“你待會兒去埋牙,記得埋得深一點,別讓路過地貓貓狗狗刨去了。” 蘇玄鶴沒想到阿娘突然同自己說話,下意識想要答應,一下子忘記了嘴巴里還有一口鹽水,這打岔之下“咕咚”一口咽下去了,隨即傻愣在原地。 “哈哈哈哈阿兄好笨!”這次大聲嘲笑地換成了蘇雪雁。 蘇玄鶴小朋友表示,他的心靈受到地不可彌補地損傷,只有吃食才能彌補。 楊氏給兒子拍了拍背順順氣,轉身看向大女兒:“若是下面地牙齒,就扔上屋頂——總之就是上牙越深越好,下牙越高越好。” 蘇青鸞點點頭:后面這半截習俗倒是和她所知道的差不多。 雖然知道,牙齒長得快不快齊不齊和乳牙放在哪里沒什么關系,但是蘇青鸞還是覺得,這個換牙的習俗很是有趣。 幾個人一番折騰,總算能夠穩穩當當坐下來用晡食了。 好在,現在是炎炎夏日,文思豆腐羹又是比較濃稠的狀態,涼得比較慢。 甚至最容易失溫的炒雜菜都是溫熱的。 楊氏再次感嘆:“大丫這手是怎么那么巧,這豆腐竟然真的切成細絲。” 那豆腐絲懸浮在濃稠的湯汁里面,遠遠看去像是潔白的云絮,又像是輕柔的薄紗,喝一口,味道酸辣開胃,在大熱天逼出一身汗,晚風徐徐吹來,身上立刻就涼快了。 由于這文思豆腐羹口感十分爽滑,就算是不太能吃辣的兩個孩子,也都忍不住分別喝了兩碗。 不過相對于文思豆腐,蘇廣福最喜歡的卻是貼豆餅子。 那豆餅子由于事先微微發酵過,遠離鍋壁的那一面經過高溫水汽的熏蒸,使得餅子變得柔韌而有彈性,吃起來十分有嚼勁。 而另一面形成鍋巴,咬一口酥得掉渣,而且還有主食微微烤焦的香氣。 蘇廣福顯然十分喜歡這餅子的口感,一口氣吃了兩個,又去拿小女兒掰剩下的那半個。 “二壯,”農家漢子抬頭看著自己的兒子,“你怎么不吃餅子?你阿姐做的,不拉嗓子,香得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