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蒼生社稷鼎-《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原來每一卷圣道經文,都會誕生出圣品文法,并且孕育出一件圣道至寶。

    二者同根同源,只有一同施展,才能發揮最強的圣道之力。

    這是冥冥中的感應。

    或者說是蒼生社稷鼎給他的提示。

    怪不得,即便是陸正居前輩,在當時幾可稱之為天下第一,也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圣道之力。

    這才是關鍵!

    既有圣法,又要有與之共生的圣寶,才是完整的神圣。

    否則,終究有缺。

    眼下,這尊蒼生社稷鼎還只是雛形,與自身境界相同,需要漫長的時間蘊養。

    圣鼎成型,又是一圈金色漣漪擴散而出,洗滌全身。

    下一刻,原本在識海上空飄著的文氣,還下方匯聚的武道真氣,仿佛找到了歸宿。

    化作兩條長河,匯入蒼生社稷鼎中。

    “嗡……”

    第三圈漣漪從蒼生社稷鼎上散發出來。

    而這一次,不再是金色,而是黑色白色融合,又摻雜著金色的。

    更像是一圈黑白太極圖向外擴張,中間的金色將黑白兩色分隔開。

    李長安的周身,不斷有黑色的雜質從毛孔中鉆出。

    他的身體經受著一次次洗滌與錘煉,好似百煉成鋼。

    原本俊秀溫潤的書生模樣,似乎又平添了一抹深邃與高貴。

    若擦去那些黑色雜質,仔細看去,甚至能發現他的皮膚上,幾乎已經看不出毛孔,細膩到讓女子都要嫉妒。

    李長安不自覺地顫動著,直到這一刻,《大周天玄法》終于徹底七品圓滿,并且水到渠成,自然而然邁入了六品。

    而且因為有了蒼生社稷鼎,文道和武道融合的趨勢越發明顯,隱隱有融合為一的跡象。

    黑金色的武道真氣在蒼生社稷鼎中,與金白色的文氣融合淬煉,而后從中滌蕩而出,映照周身。

    文道六品,名為德行。

    武道六品,名為通脈。

    南方賑災近兩年,李長安早已確定好了自己的文道之路,在《齊民要術》寫成的那一刻,更是由天地功德在見證。

    之前受困于一百八十四個文竅無法圓滿,所以遲遲不得精進。

    而現在,七品圓滿,邁入六品之際。

    李長安便感受到自己的文道修為,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著。

    前期……中期……

    功德金光不斷灌入急劇擴張,宛如一汪湖泊的文竅中,填補著文氣的空缺。

    蒼生社稷鼎中,經過淬煉后的文武之力也流淌進腦海里,開始貫通一個個文竅。

    每貫通一個文竅,將該文竅填滿之后,繼續貫通下一個文竅。

    要將這片腦海徹底化作一幅星辰天圖。

    最終,

    文道修為跨入六品后期,方才停止下來。

    這還是李長安不斷壓制的結果。

    德行境最大的阻礙,是堅定自己的文道之路。

    很多文士被困在了這里,雖然早就積累夠了文氣,但因為文道之路無法確定,邁不過心中的坎,始終無法晉升。

    東岳分院竹山第九樓臺的徐年,便是如此。

    而李長安沒有這樣的困擾,晉升只是水到渠成,甚至沒有半點勉強。

    被困鎖了兩年的文道修為,終于再次提升,而這一次提升,更是飛躍式的暴漲。

    無論是一百八十四個文道穴竅,還是功德金光。

    全部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如果不是李長安還想仔細體會文道六品的奧秘,要夯實根基,現在完全可以邁入六品巔峰。

    即便如此,接下來也只是文氣的積累,以及文法的修煉。

    文道修為已經不是瓶頸。

    關鍵是武道。

    通脈。

    顧名思義,便是要將開啟的所有穴竅貫通,建立永固的真氣通道。

    這樣的武夫,爆發力量之時,將不再局限于肉身之力和單個穴竅爆發的力量。

    而是穴竅之間的疊加。

    貫通的越多,疊加的越多,武夫的力量將會呈現幾何倍數的提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