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臺前幕后-《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待朝堂眾臣議論了一會兒,獨孤曌方才開口道,“曾大人,何為捐銀法?詳細說說看。”
曾萬廉躬身道,“是。”
“烏山郡自古就有祭祀龍神的傳統,之前只是簡單祭祀,從十二年前開始大規模祭祀。”
“但現在龍神被文昌碑鎮壓。”
“而若是大壩修建完成,可以幫助南方三府風調雨順,不再擔心水患之禍。”
“此功德之事,烏山郡的祭祀傳統必不可荒廢。”
“所以南巡鎮撫司會在每一塊筑壩石上,刻下捐銀者的名姓,日后烏山郡祭祀,這些捐銀者也能享受氣運福蔭。”
話剛一說完,朝堂上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朝臣的呼吸明顯停頓住了,旋即便能感受到整座太和殿,都似乎被一股浮躁的氣氛所充斥著。
這些朝臣紛紛把目光看向曾萬廉,滿是急切之意。
這可是和氣運有關。
要捐多少銀子才能換一塊筑壩石!?
獨孤曌的嘴角似有笑意,看著僅僅一個捐銀法,就將眾人的心神攪得搖曳不定。
心中對想出這個法子的李長安,也是越發好奇。
南方賑災一事,她全程都在緊盯著。
若非李長安確定了賑災大方向,同時梳理南方農耕之事,實在占據了極重的分量。
那些在官場里混了這么多年的人,又怎會甘心讓他坐上鎮撫使的位置?
南方賑災過程中,李長安做的事也當真駭人聽聞,效果也出奇的好。
這樣的人才,若是能抓在手里,未來興許會是對付這些朝臣的一枚重要棋子。
她輕輕開口,問出了所有朝臣都想知道的問題,“曾愛卿,這捐銀法,又該如何捐?”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曾萬廉身上。
曾萬廉頓了頓,恭敬說道,“南巡鎮撫司給了一個建議,一百兩銀子,一塊筑壩石。”
整個太和殿似乎都好像有了些許震動。
眾人的心思頓時活泛了起來。
一兩百一塊筑壩石?
和文道氣運搭上關系,只需要一百兩銀子,完全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銀子必須捐,自己的名字刻上,家中子女也都要有。
一眾朝官的呼吸變得急促,眾人都在壓抑。
不敢在朝堂上直接爭搶捐銀名額,散朝之后必定要去戶部,多搶幾塊筑壩石。
怕就怕那些家族早已預定了幾百塊乃至上千塊。
更怕這個捐銀不僅僅只在朝廷內部。
一旦面向整個大晉,那到時候分到手里的名額,還能剩幾個?
獨孤曌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而后開口問道,
“此捐銀法甚好,不知是何人想出?”
這下子曾萬廉的眼神瞬間變了變,但很快就掩飾了下去,“啟稟皇后娘娘,此法乃是忠勇伯李長安所想。”
“建造大壩也是忠勇伯提議。”
朝堂頓時再也壓抑不住。
一眾朝臣不禁低呼出聲,“是他!?”
“怎么會是他?”
“此子竟有如此之才?”
獨孤曌面無表情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使得她冰冷的氣質緩和了一些,“忠勇伯的確才思聰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