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莫名其妙的任務-《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倚天屠龍記》的確精彩,張無忌的蛻變,從江湖走向廟堂的決絕,實在精彩。”
“可是作為‘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的《倚天屠龍記》,似乎與前兩部并無多大關系。”
“一來,這部書中的故事,發生于前兩部書中故事的近百年之后,可以說已是時代久遠、人事皆非。”
“二來是這部書中的主要人物,與前兩部書中人物,并無什么了不得的關系,不像《神雕俠侶》中的大俠楊過,乃是前一部書中人物穆念慈及楊康之后人,是大俠郭靖的義侄。”
“缺少了這種人物之間的傳承關系,稱之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是不是過于牽強了?”
不少人看完《倚天屠龍記》之后,都有這樣的疑惑。
不可否認《倚天屠龍記》的精彩,但終究關聯不大。
對此,有一位話本大師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與其稱之為‘射雕三部曲’,倒不如說成是‘英雄三部曲’。”
“第一部《射雕英雄傳》講大俠郭靖生于江湖,功在社稷的故事。”
“而其第二部《神雕俠侶》則是寫神雕俠楊過等英雄成長的經歷。同樣生于江湖而功于社稷,生于苦難而成于華山之巔。”
“第三部《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等英雄人物,亦同樣行俠于江湖、救民于水火的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正是這“英雄三部曲”最為相似之處。”
此番解釋,很快便引來眾多人的附和。
《射雕英雄傳》在戰爭熔爐里,不正是蘊養出了“俠之大者”的文法嗎?
寫俠,寫英雄。
的確可稱之為“英雄三部曲”。
七月,仗著話本榜開榜,青蓮在話本界的強大威懾力,《倚天屠龍記》一家獨大。
青蓮文宮中產生的文氣,雖然還不如《行路難》所帶來的文氣,但也相差不大。
兩大文宮內,詩文星辰和話本星辰熠熠生輝,眼看就要化作明月,鎮壓文宮。
……
七月二十,
李長安從書院散值回來,
然而剛從書院大門出來,就看到了在書院外等待的宋安民。
“主公。”宋安民上前幾步,“出事了。”
“不急,慢慢說。”李長安走在前面。
宋安民緊了緊喉嚨,“我們被盯上了。”
李長安微微一愣,“誰?”
“官府。”宋安民的聲音里帶著不安與焦急。
轟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