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叢文書局亂象初顯-《逍遙小儒仙》


    第(1/3)页

    李長安注入文氣,傳音子符很快就傳來了熟悉的聲音,還是一直聯系的黃管事,“青蓮公子。”

    “見過黃管事。”

    “青蓮公子的《射雕英雄傳》讓人嘆為觀止,我在書局二十多年,從未見過有人能和青蓮公子一般。”

    黃管事的話語中,滿是推崇之意,“書局這邊商量后,決定首印六十萬冊。”

    李長安詫異地挑挑眉。

    六十萬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可這黃管事的語氣里,并沒有半點譏諷之意,是真心實意覺得《射雕英雄傳》很好。

    但這六十萬冊又是什么意思?

    “據我所知,《梁祝》現在至少已經賣出二百五十萬冊了。”李長安提了一嘴《梁祝》。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我上一部話本賣了這么多,第二部就變成六十萬冊,是不是有點太小瞧人了?

    黃管事聽出李長安的意思,連忙笑著解釋道,“公子誤會了。”

    “《梁祝》全書十幾萬字,一冊賣了二十三文,但《射雕英雄傳》全書百萬余字,書局這邊商議的價格是一部一百二十文。”

    “六十萬冊《射雕英雄傳》抵得上三百萬冊《梁祝》,而且《射雕英雄傳》還是最不被人待見的武道話本。”

    “公子該知道我們對《射雕英雄傳》的重視程度了。”

    李長安這時才點點頭,這么解釋下來,還算有點道理。

    不過六十萬冊,叢文書局是不是太瞧不起金庸老先生了?

    “黃管事,不知書局那邊給什么價?”

    李長安沒有那些彎彎繞繞,六十萬冊不夠賣,到時候書局自會加印,用不著自己操心。

    自己只關心兩件事,一件事是《射雕英雄傳》能聚攏起多少文氣,第二件事就是這部話本能賺多少銀子。

    文氣自己擔心也沒用,只能靠后續售賣,逐漸擴大影響力。

    有《梁祝》打底,《射雕英雄傳》應該不會在一開始就遇冷。

    至于銀子,《梁祝》按照二百五十萬冊計算,已經給自己帶來了一萬七千二百五十兩。

    對那些巨富不算什么,可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已經是十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大漢初立,到處都要用錢。

    有這筆銀子,短期內想必應該足夠了。

    可銀子沒誰嫌少,尤其是李長安的計劃里,用銀子的地方極多,否則也不會專門設立金部。

    短期內金部不會有太多收益,還得靠自己賺。

    黃管事笑道,“書局這邊可以給公子總銷售銀的三成五,這可是話本大師的價格了。”

    “據我所知,話本大師在書局內部每月還有月俸,每年的分紅也有不少。”李長安輕輕說道,

    “青蓮對那些沒什么興趣……四成,是在下的底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