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梁祝》啟航-《逍遙小儒仙》


    第(1/3)页

    三月二十六,

    叢文書局下面的各大書鋪,紛紛將《梁祝》擺到了最顯眼的位置。

    “掌柜,《梁祝》真能賣這么多嗎?”東岳叢文書鋪,伙計不無擔心地問掌柜。

    這次書鋪囤了足足有五千本,這要是賣不出去,那就是一堆廢紙。

    書鋪掌柜環顧書鋪,“放心吧,《梁祝》有這個實力。”

    雖然嘴上說著放心,但他心里也還是沒底。

    上次《梁祝》攏共也只有十萬冊,分散開來,每家書鋪也就百十來本,很快賣出去不稀奇。

    但他萬萬沒想到,總部書局竟然敢冒這么大的風險。

    整整一百五十萬冊啊。

    這完全是把青蓮當成大師來看待了。

    即便是話本大師,也不代表每一部話本都能成功。

    黃勤山大師的《囈語》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沒有太白將大晉文壇攪得天翻地覆,最后更是拿出一首登頂文圣榜的詩文,還有大師級行書。

    《囈語》不可能賣這么好。

    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他也很看好《梁祝》,但也就覺得五十萬冊頂天了,再超出一些恐怕就沒那么好賣了。

    “總部書局肯定有自己的考慮吧。”書鋪掌柜喃喃自語道。

    叢文書局總部的確有自己的考慮。

    余掌柜今日一大早,就把手底下的管事全都召集在一起。

    有管事對《梁祝》加印一百五十萬冊,依然頗有微詞。

    “掌柜,此舉是不是太冒險了?一百五十萬冊不是個小數目。”

    “《梁祝》再好,青蓮也只是個話本新人,名不見經傳,能撐得起這么龐大的銷量嗎?”

    ……

    余掌柜環視眾人,“《梁祝》質量過硬,如果是話本大師所寫,買兩百萬冊都不是難事。”

    “但此事是一個契機。”

    一眾管事紛紛看向余掌柜。

    余掌柜抿了口茶,“如果我們能把新人話本,推到和大師話本同一個銷量,就可以擺脫現在過于依賴大師的局面。”

    “話本大師的確是各大書局的鎮館之寶,可這些話本大師越發囂張,一言不合就要轉投其他書局。”

    “《梁祝》一書若是能成,以后書局將會慢慢改變標準,以話本質量為主,而不再是以人為主。”

    “話本大師也會寫出爛書,我們要的是高質量的精品話本,而不是某些人寫的話本。”

    此言一出,房間里鴉雀無聲。

    所有管事都不禁咽了咽唾沫,余掌柜說的話太過震撼,和現在各大書局的標準大相徑庭。

    就拿東南三府的三大書局而言,都是在爭奪話本大師,畢竟話本大師寫的話本質量相對穩定,而且有一大批簇擁。

    靠話本大師,能把其他話本的銷量都帶動起來。

    可現在余掌柜竟然說要逐漸改變現有標準。

    以話本質量為主。

    這在書局內部,不啻于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掌柜,此事和少東家商量過嗎?”一名管事忍不住開口問道。

    余掌柜既沒點頭也沒搖頭,“這只是一個想法,我也探過少東家的口風,如果《梁祝》真能賣出一百五十萬冊,此法就可行。”

    “此事對書局而言,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挖掘更多新人,同時降低話本大師對書局的影響。”

    “有些大師數年沒有一部話本,卻還要吃著書局空餉,這樣的蛀蟲早就該清除出去了。”

    “所以《梁祝》許勝不許敗。”

    余掌柜說的事情,猶如在眾人耳畔炸響一道驚雷。

    誰能想到,不過是一部話本而已,背后竟然隱藏著如此深遠的布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