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拜文名-《逍遙小儒仙》
第(3/3)页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大師文宗,即便不依托書院國子監,也能沖擊文圣榜的原因。
拜文名,是可以幫助詩文聚攏更多名望的。
好比當眾宣揚一首詩,傳播百人,這一百個人中,真正嘆服的可能也就十個人,這十個人便是文圣榜的名望依據。
而拜文名,代表了一個文士心甘情愿用自己的前途命運做賭注,一個拜文名就能抵得上百人千人。
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而現在,最以穩重踏實著稱的關行仁,竟然拜了文名,而且還是為一首只排在第九十三位的詩拜文名。
在座所有人都驚呆了。
一腔熱血也不能這么揮灑啊。
“關兄,你瘋了嗎?我們平日里積累文氣就已經很辛苦了,何必要做如此不智的事情?”
“就算拜文名,也要等初五爭榜大潮之后,找一首大師級別的存在,雖說得到的文氣少一些,但最起碼不會反噬自身。”
“關兄你太著急了,雖說名次越低的時候拜文名,等到文圣榜結算時,獲得的文氣獎勵越多,但這樣也太冒險了。”
……
幾人的關切之意溢于言表,大家都是同窗,而且還是互相結伴的好友,不愿意看關行仁因為一時沖動,危及前途。
關行仁召出文箓,眾人看去,紛紛嘆了一聲,已經來不及了。
關行仁的文箓上,清晰地印刻著詩名《登第九樓臺》。
“諸位不必驚慌,你們仔細看看詩文,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對于關行仁而言,一旦拜文名失敗,自己辛苦積累的文氣可能會損耗大半,甚至有可能危及文宮。
但他不后悔。
六個人聞言,不再多說,仔細看這首讓關行仁“失心瘋”的詩文。
半晌過去,茶桌上寂靜無聲,只能聽到這幾人逐漸粗重的喘息聲。
“這……看似行文樸素淺顯,但不知為何,卻讓我心神搖曳。”
“我也有這種感覺,初讀只覺一般,可越讀越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高昂氣魄。”
關行仁指了指自己鋪開的紙張,
“這是我昨夜花了三個時辰寫出來的品評文章,但也只能解讀出淺層含義。”
“更深層面的東西,已經不是我這個層次可以看出來的了。”
“在我看來,一月文圣榜,此詩很有可能會一飛沖天。”
幾個人長吁一口氣,
“的確有可能一飛沖天,就算初五爭榜大潮降臨,也能闖進前五十。”
“前五十?一月不是爭榜大月,只有極少的大師文宗會出手,這首《登第九樓臺》最起碼也是大師層次的人物所寫,前五十不止。”
“大師?這個太白可是一個從未出現過的人名,文圣榜上這個名字是第一次出現,那些大師哪個沒有在文圣榜上留下至少五篇前三十的詩作?”
“我就奇了怪了,這首詩明明是書院學子所作,而且質量又如此之高,為何僅僅只排在第九十三位?不應該啊。”
“我感覺真要像其他書院學子那樣發力,這首《登第九樓臺》能殺上前十!”
“這太白,恐怕又是一個初出茅廬,便堪比大師層次的驚世之才!”
……
關行仁把面前已經涼了的茶水一口喝光,
“我懷疑太白壓根沒有發動什么書院的力量,只是掛了個名而已,要不然這首詩怎么也該留到初五的爭榜大潮。”
眾人紛紛點頭,只有這種可能了。
一人忍不住冒了句粗話,
“書院?我感覺太白就算在豬圈寫,這首詩也必上文圣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