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吳有為很快就從盒子里面拿出一副畫。 “這是齊白石先生的《蛙聲十里出山泉圖》!” 一聽“齊白石”三個字,許衛國立馬精神了! 畫面當中,背景為遠山,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活潑地戲水玩耍的情景! 許衛國越看越熟悉,忽然想起來,后世當中好像郵票畫面便是出自這幅畫! 可見這副畫價值之高! 細細一看,該畫畫面上,留有大塊的空白,即天和水的地方不著墨色,留出白紙。在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流泉中自上而下畫有六只蝌蚪,搖動著小尾悠然而下,蝌蚪們在急流間活潑地戲水玩耍,畫面左下角的題跋為:“蛙聲十里出山泉”! 許衛國連連點頭,“這副《蛙聲十里出山泉》緊緊地抓住對象的特點,把它反映出來,即寫物的神。畫面中物象是經過畫家深入、準確的分析,所以對于所畫的對象就能夠非常熟悉,充分地體會和掌握對象的特殊本質及鮮明特征。畫家作畫的時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現的對象中去,把對象的形和神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 吳有為聽得一愣一愣,不明覺厲,伸出大拇指,“許兄弟一看就是行家啊!” 許衛國沒有理會,而是自顧自的說道:“....遠遠望去,整幅畫面黑白分明。畫面中沒有青蛙,而是澹墨渲染的遠山,近處的山澗亂石則用濃墨暈染,使我們的視覺注意力一下子跳躍到了近前;再看那行云流水般的波紋以及濃墨點染的蝌蚪,宛如一首天然形成的五線譜。有水就有蛙,所以蛙就在那泉水中,而奔流的泉水,何止十里,給觀者以無盡的想象空間。” 原本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副畫,但是隨著許衛國的分析講解,大家都不由得跟著許衛國的講解入了迷! 很快房間里面就只剩下了許衛國的聲音。 “...在這副作品中,齊白石先生不僅從外形上進行了栩栩如生的再現,更把握住了繪畫對象的瞬間之美,你們看那幾個蝌蚪,看似由幾個隨意的墨點染成,但是就是這幾個墨點,仿佛是山之“精”,水之“魂”,在高山溝壑、急流清泉間,自由地擺動著尾巴,激昂勇進,歡快愉悅之情躍然紙上....,可以說相當凝練了!” “最讓然叫絕的還是這畫面中天和水的地方被處理成部分留白,這樣的構圖方式,使畫面產生縹緲的空靈感,從而給我們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畫面的主體內容,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于是能夠感覺到山林間,水氣環繞的濕潤氣息。與此同時,我們更感受到齊白石先生富有童趣的情感投入,大塊的濃澹相宜的墨色、潺潺靈動的流水,一蹴而就,所有這些都是齊白石先生對蝌蚪千錘百煉之后的藝術表現,此處無聲勝有聲!” 聽完許衛國的講解,眾人仿佛是經歷了一場藝術鑒賞,杜月、婁曉娥眼中還有些茫然,倒是冉秋、吳蘭二女眼中更多的是意猶未盡! “衛國,這畫這么高深,用來給小丫當啟蒙畫看,是不是太深奧了啊!” 杜月有些擔憂道。 “就是,我和杜月聽著都有些吃力,更別說小丫了!” 婁曉娥也跟著說道。 許衛國卻是笑著道:“我和你們想的剛好相反,這看畫和看風景是一個道理,自然是要看最好的!” “我也不求小丫能夠看得透徹、清晰,而是想讓她每次看都有些收獲!” 話音未落。 許小丫舉起小手指著畫中的小蝌蚪道:“爸爸,這上面的小蝌蚪好好看,它們是不是去找媽媽了啊!” 聽到小孩子童言無忌的話。 大家不禁都笑了起來,不過下一秒,她們也都被許小丫的想象力所震驚,剛剛大家都只是從畫面本身去欣賞這副畫了,但卻只有許小丫卻是以小蝌蚪的視角想問題! “小丫好聰明!” “原來大師的畫還有這個作用啊!” “別說,這幾只小蝌蚪還真有可能是去找媽媽了!” 許衛國看向吳有為,笑道:“吳經理,你那箱子里面還有什么寶貝,都拿出來吧!” 吳有為:“既然許兄弟是行家,那我也就放心了。” 說著,吳有為又從箱子里面拿了一卷出來,“這是吳昌碩先生的《花卉十二屏風》。” “嚯,居然連這位先生的畫作,你都能找來,而且還是《花卉十二屏風》!”許衛國頗為吃驚道:“我可得好好看,萬一你這副是假的!” 吳有為更為吃驚,連忙問道:“許兄弟對吳昌碩先生很了解?” “不是很了解,但知道一些!”許衛國緩緩解釋起來,“吳昌碩先生,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省孝豐縣鄣吳村人,是戰亂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與厲良玉、趙之謙并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婁曉娥一臉不相信,“說得頭頭是道,該不會是編的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