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诸侯内乱-《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2/3)页
郭嘉的密信让袁术急不可耐地要攻下荆州,但刘表势大,此时硬拼,恐怕连南阳都要丢掉了,所以,袁术要先取豫州,接连拿下扬州,而后对荆州形成包夹之势,可孙坚不回来,袁术也吞不下豫州啊,万一刘表趁火打劫断他后路,到时候拿不下豫州,袁术就无家可归了。
每日愁眉苦脸的袁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该如何召回孙坚,派去的人苦口婆心都无法让孙坚回心转意,孙坚摆出大义,就是要与董卓拼个你死我活,救出天子,有这份大义在,袁术也无可奈何啊,难道要直接告诉孙坚:天子死活,汉室存亡,已经没有诸侯在乎了!
说来也奇怪,在袁术一筹莫展时,袁绍却鬼使神差地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诸侯盟主,天下士族领袖,袁绍声势滔天,甚至已经开始“承制(大致意思就是替天子任命)”任命地方官吏,因为天子在董卓手中,各地诸侯一方面要举着反董的义旗,却又要上表长安朝廷任命官吏,而袁绍和其他各地的诸侯但凡需要任命新的官员上任,都会恭恭敬敬上表长安朝廷,至于董卓答不答应,天子答不答应,他们不在乎,上表之后,就默认朝廷答应了。
孙坚终于从洛阳回到南阳了,原因不是袁术封他为豫州刺史,而是袁绍也封了一个豫州刺史!
扬州境内并非所有士族都支持袁术,也有支持袁绍的,会稽郡大族周家便是如此。
袁绍得陇望蜀,想要先派人坐镇豫州,于是封了会稽郡周家周昂为豫州刺史。
得知消息的孙坚立马挥军南归,来到南阳郡后向袁术请战,嘴上说是要去豫州上任,可实际上是去了结前仇旧怨。
年少刚刚成名时的孙坚出自吴郡,恰逢会稽郡有豪族叛乱,孙坚年少气盛领了朝廷旨意杀入会稽郡,一举平息叛乱,但也把会稽豪族一个不剩得罪完了,其中周昂三兄弟为首的周家便是其中与孙坚斗得最激烈的代表,在当时会稽郡的豪族来看,无论孙坚是顶着朝廷官帽还是扬州吴郡同州人的身份,在他们眼中都是“侵略者”。
后来孙坚升官离开了扬州,很大功劳也是会稽豪族暗中推波助澜,孙家与会稽郡豪族的仇也就此结下。
孙坚一生做过很多他永远都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的事情。
比如年少杀入会稽郡平乱后触犯会稽豪族利益而产生的仇恨,一直延续到了子子孙孙。
再比如,在荆州做长沙太守时,孙坚越境讨贼甚至跑去了扬州庐江郡,因此结识了庐江大族周家,他的儿子也与周家一名少年结下兄弟之缘。
周昂要上任豫州刺史,孙坚肯定不答应,按先后来说,袁术封孙坚为豫州刺史在前,袁绍明知如此,却还要封周昂为豫州刺史,其中的敌意已经昭然若揭了。
心中本就对袁绍充满怨恨的袁术公然与袁绍决裂,写信给公孙瓒甚至明言袁绍不是袁家的人。
这一场豫州刺史争夺战还牵连进了公孙瓒,公孙瓒与幽州牧刘虞十分不合,起源是在二人对待杂胡外族的态度上,公孙瓒要赶尽杀绝,刘虞主张怀柔,分歧到了最后就成了对立。
刘虞想要解救天子,所以派了兵去支援袁术,公孙瓒从中作梗,派了弟弟公孙越一同随行,到了袁术那里后,让袁术斩杀了刘虞的将领,吞下刘虞派来的兵,刘虞和公孙瓒也就正式翻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