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病残妇者-《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2/3)页

    牵马走入水镜山庄时,郭嘉瞧见有人在院中石桌前捉子弈棋,凉亭中有人抚琴奏乐,山庄正厅前更有人临风把酒。

    荆襄名士啊,原来这就是名士所为?天下大乱,满腹经纶的才士隐于山林,吟风弄月,抚琴弈棋……

    郭嘉心中不屑,表面上却带着温和的笑容,待水镜山庄的看门童子将马匹牵走后,他大步登堂入室,门边,站着一儒雅谦和的中年人,看年纪,顶多五十。

    “颍川郭嘉,应邀前来拜访水镜先生。”

    那老人将郭嘉携入堂内,边走边笑道:“呵呵,奉孝快请进,子鱼,承彦,这就是颍川小太公,郭嘉郭奉孝。”

    堂内还有两位中年人,郭嘉看他们皆是风度翩翩,器宇轩昂,却没想到一位是庞德公,还有一位是黄承彦。

    不卑不亢地给两位长辈见了礼,郭嘉被引入客席,门边角落温火煮酒,醇香弥漫在屋中,这水镜山庄,的确是隐居避世的乐土。

    通过简短的介绍,郭嘉知道了这水镜山庄之内还真是名人不少。

    门外对弈的二人更是日后曹魏官吏石韬石广元以及孟建孟公威,其余者,大多都是从北方来避难的士子以及荆襄本地的名士。

    “奉孝,你我乃是同乡,却没想到能够在这荆州相逢,世事无常却冥冥自有定数哪。”司马徽坐在主位上,一脸平和笑意。

    郭嘉实际很早就知道了司马徽,当年颍川名士中,司马徽名头不弱,但是郭嘉那时与颍川名士往来不密,况且年龄幼小,根本入不可能结识司马徽,二人是同乡不假,但就是碰面不识,毫无瓜葛。后来太平道作乱,司马徽等许多颍川名士都南下荆襄避难,郭嘉真正开始名扬四海时,却也错过了与司马徽结识的时机。

    内心中并无遗憾的郭嘉表情淡淡地说道:“我乃后学末进,颍川士族常痛恨嘉狂傲自负,难得水镜先生高看,嘉愧不敢当。”

    一旁一直关注着郭嘉的黄承彦和庞德公相视一笑,微微摇头。

    接下来这堂内便开始高谈阔论,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各抒己见,尤其是司马徽谈古论今,言谈洒脱超凡,令闻者寂然,敬意盈胸。

    三位长辈谈吐不凡,又见识广博,谈论当今时事一针见血,郭嘉一旁聆听也深受启发,可是又怎样呢?

    你们这帮满腹经纶的读书人甘做隐士,说得天花乱坠于世道有帮助吗?能救活一个百姓吗?能把皇帝说贤明吗?能说的宦官外戚不争权夺利吗?能说的天下士族以百姓为重吗?

    在郭嘉看来,在这里谈天论地就是瞎扯淡,说对说错都是隔靴搔痒,对天下形势无济于事。

    “太平道聚众造反令中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张角此人,祸及天下。”作为荆襄世族领袖的庞德公发表了一个让郭嘉难以接受的言论。

    冷哼一声,郭嘉放下茶杯,冷笑道:“倘若百姓安居乐业,张角纵然是天神下凡,又岂能蛊惑半壁江山的百姓?”

    虽然黄巾起义的确让百姓生活更加苦不堪言,可是郭嘉并不认为黄巾起义是错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百姓不管这天子是谁,不管朝堂之上谁是谁非,不管野心家们杀来杀去,只希望辛勤劳动能够换来口果腹之粮,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以身犯险。

    “嗯?那如你所言,张角造反非但无错,反倒功败垂成乃天下憾事?”庞德公没有反驳郭嘉,黄承彦倒是替好友说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