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宫殿风云-《农家有儿要养成》


    第(2/3)页

    不相信是一回事,可若那月黯皇子,真没有死,真如那沈暮云所说,他真是承担不了那个罪名。

    廖大人骑虎难下。

    沈将军说,“那些刺客,很像是天圣教的,大人还是先回去查查他们吧,刺杀外族皇子,意图何为?”

    廖大人冷冷看了沈将军一眼,只得先行回去。

    再说,大月国,得知大皇子去死,群臣顿时激愤,心说,这大荣朝太不是东西了,咱们诚心跟你们结盟,你们竟然把咱们的皇子都给杀了。

    这简直欺人太甚了,赤裸裸的打他们大月国的脸,完全不把他们大月国放在眼里么。

    这不行,大皇子不能白死,这仇必须待报,否则,大月国何以在世上立足,那还不被人家嘲笑死。

    其中,尤以月成王最为激愤,强烈建议要领兵攻打大荣,非要让他们给个说法,否则,定要为侄子报仇,大举进攻。

    大月国的大王,面无表情地扫视群臣,“各位爱卿,都赞同月成王领兵攻打大荣?”

    大殿内,绝大一部分官员持赞同态度。

    大王站了起来,背朝群臣,一挥袍袖,“准了。”

    月成王眼睛闪过一抹精光,领命退下。

    大月国的军队开拔到了大荣边界,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

    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朝堂更是火药味十足。

    事态情急,纷纷上奏,要赶紧应对才是,否则,免不了一场生灵涂炭。

    刘宸询问廖大人案情查的怎么样。

    廖大人回禀说,至今为止,没见到月黯皇子本人,是死是活不得而知,因为沈将军以秘法诊治为由,不让见。

    有官员就说了,什么秘法,人早死了,分明是做贼心虚,故弄玄虚罢了。

    皇帝又问,“你觉得月黯皇子一案,跟归济堂和沈暮云有关么?还是说是天圣教的人干的?”

    “不排除天圣教的人刺杀的,但迄今为止,微臣还没查到天圣教的蛛丝马迹。”廖大人回。

    邓相说,“大月国的人要说法,咱们要说是天圣教的人所为,无凭无据,他们根本不相信。”

    随即有不少大臣附和。

    这些人意思不言自明啊,查不到别的,只能拉沈暮云和安平公主出去了。

    谢太傅说,“这不妥吧,那安平公主可正在给月黯皇子诊治呢。”

    邓相说,“是不是诊治,都未可知,怎能相信他一家之言,微臣觉得,如今之计,务必要见到月黯皇子,不管是死是活。”

    眼看又要争吵起来了,刘宸说,“离安平公主所说的二十一天期限,还有三天,是否要强召归济堂,七品以上的官员都给朕上个折子,明日再议。”

    七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折子,皇上下旨了,众官员只要抓耳挠绕了。

    选择必须做,队必须站,就看你站在那边,一个站不好,前程就有可能就此止步。

    将军守在归济堂,一直没有回过将军府。

    而沈家老大和老二都在朝为官,虽然官阶不高,可均在七品之内,是要上折子的。

    按说,同为沈家人,上折子自然是要拥护自家兄弟的。

    可也有大难临头各自飞,大义灭亲什么的,自古就有。

    沈家老二接到旨意,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坚决同意自家三弟。

    至于沈家老大,就没那么干脆了,折子一直到晚上都还没动笔。

    田氏就在旁边劝说,再不能犹豫了,将军府都要保不住了,肯定是要被推出去的,再不大义灭亲,咱们也跟着完了,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两个儿子考虑不是。

    沈家老大踌躇不定,思索再三,仰头叹气一声,拿起笔,蘸上墨,就要下笔。

    刚写了一半,老太君来了,后面还跟着沈家老二夫妻,以及沈家的几个孩子。

    沈家老大想要收起折子已经来不及了,老太君已经全看到了。

    只见老太君怒目而视,咄咄逼人,拐杖猛地一顿,转身威严地扫视众人,“老三我是从小看到大,什么脾性我最了解,我相信老三,他是不会做一点有损大荣的事,更不会伤害什么大月国的皇子,还有安平公主,她说能救月黯皇子,但就一定能救,不管外面怎么说,咱们沈家是一定要站在他们的身后,支持他们,谁要是敢起二心,就给我滚出将军府,从今往后,再给沈家毫无瓜葛。”

    老太君话语,掷地有声,威严无比。

    一众儿孙,均寂寂无声。

    说这话时,更是盯着沈家老大,“这折子你要是交上去,明天就给我滚出这个家。”

    “母亲,我……”沈老家满脸愧败。

    “老太君,他这也是为了大荣……”田氏插话。

    老太君转身,盯着她,“少给我扯什么大义,兄弟情义都能抛,你那来的大义,亏你还有脸说出口,想滚,现在就可以滚出沈家,沈家不需要你们这样无情无义之人。”

    老太君说完,愤而离开了。

    沈家老二看着大哥,不由摇了摇头,大哥如此做,也让他很是难过,心伤。

    田氏惨白着脸,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动弹。

    她实在没想到,老太君会发这么大的脾气,更是如此的决绝,这让她仿佛看到了去世公公身上的威严。

    二皇子府,刘景焦躁地走来走去,“这人也真是的,有再大的事,咱们坐下来可以想想对策么,她这不见人,算是怎么回事,这都要急死我了。”

    顾偃端着杯茶,瞅了他一眼,“我看那安平公主不是不靠谱的人,既如此,自然是有她的打算,咱们等着就是。”

    “哎。”刘景叹了口气,“我能放得下心才怪,你没看外面已经围了一圈的豺狼虎豹,正等着吞了他们呢,光我那太子大哥,就不会善罢甘休。”

    顾偃笑了笑,“也未必。”

    正如他所说,太子刘离的确是不会放过这次大好机会。

    他问邓尚云,“这月黯到底是死还是活?”

    邓尚云眼睛沉了沉,“照我看,这月黯皇子八成已经不在了。”

    “这样说来,沈暮云他们是在故弄玄虚了?”刘离邪邪笑了,“只要一闯进归济堂,找不到活的月黯,那沈将军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别想翻身。”

    皇帝刘宸看完折子,大怒,一把将面前的折子,全扫到了地上,指着一地的散乱折子,对孙平说。

    “瞅瞅,几乎三分之二的官员都赞成要将咱们的沈将军,和朕的安平公主一并交给大月国来试图消弭这张战火,这那是消弭战火,这分明是借此机会铲除异己。”

    孙平忙去倒了杯水,给皇上,“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最起码,皇上看清楚有些人的嘴脸不是。”

    “岂止是看清……”刘宸脸上闪过狠戾。

    第二天,太阳早早爬出了山头,晴朗无云,湛蓝一片。

    原本以为又是个顶好的天气,不想刚吃了早饭,天际就传来轰隆隆的雷声,噼里啪啦,打在人的心里,让人惶惶不安。

    雷声响了有半个时辰,突然从天下滴下,水滴来,硕大一颗,砸在人身上,生疼生疼的。

    朝堂之上,也是风云变幻,可最后,抵不住大部分官员的逼迫,刘宸一副很是生气无奈地答应了强召归济堂。

    兴师动众,刑部出动了所有的军士,将归济堂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