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母生怕女兒“報喜不報憂”,每回女兒捎了東西回來,都想辦法往上一成的湊了一份,再“捎”回去。 “怎么沒有?”朱四立馬說道,“娘你是不知道,現在我妹子不僅開始洗衣服、做飯,還負責做手鏈、胭脂、染布。但凡她做出來的所有好東西,我娘都規定了,必須‘孝敬’嫂子們一份,不管多少,也是一個心意。平時我娘也不斷的提醒我妹子,沒事多跟甜妞學學,要像甜妞一樣會來事……”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朱四隨便拎幾個出來,都非常有說服力。 不說還不覺得,越說朱四自己都覺得,他娘現在“偏疼”的是他媳婦,而不是他家小妹。 李母有一種,在聽別人家女兒故事的感覺。 那個老虔婆,真的會對她女兒好? 一切暫且按捺不提,李母問了滿月酒的時間,準備到時候自己親眼確定。 朱四跑一趟李家村,又陪著岳父喝了幾杯酒,等他趕回朱家村時,天都快黑了。 還好岳母讓他吃了點東西墊肚子,否則半道上就得餓了。 他一進院門,大嫂就將熱在灶上的吃食端了下來,給他吃,小聲告訴他:“娘他們現在老三房里。” “老三房里?”朱四想起了那個被他忽略的張嫣,“娘打算怎么處理三嫂的事?” 柳氏搖了搖頭。 朱三的屋子里,吃飽喝足的張嫣再一次跪到了地上,她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將她如何起了“典”自己肚子的心思,然后如何選了梅婆子一家,前前后后的事情交待了一個清楚。 準確說,是站在她的角度,盡量替自己說了一回“情”。 朱三的屋子本來就不大,葉瑜然也沒讓其他人進來,就那么一個人坐在床邊,聽著張嫣“狡辯”。 或許在張嫣看來,這件事情最大的阻礙是她這個當婆婆的,然而葉瑜然卻覺得:不管她同不同意張嫣回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三的態度。 剛剛她在進來之前,有請朱三一起進來,但是朱三搖了頭:“娘,我還是不見了,見了也不知道說什么。” “最后一面也不見了?再怎么說,她也是孩子的娘。”葉瑜然想要勸他一句,畢竟當初寫休書的時候,就是因為她的“疏忽”,導致夫妻二人未能見面,才鬧出了后面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