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不說這些了,你不是一直想要學做胭脂嗎?我們今天來做一個新的。” 朱八妹驚喜:“真的,娘?” 之前葉瑜然教她的,就是淀粉法,借用家里的米面,先做出“淀粉”,然后把做好的花餅制成紅花素,浸入到淀粉中,這就成了。 這個最大的難度,就是淀粉要磨得足夠細,否則就不容易貼膚。 就他們現在現有的條件,自然不可能做得太好,所使用的也只是一些最粗糙的辦法。 之所以選擇大米來做,因為大米做出來的淀粉更細粒,能夠與皮膚膚貼得更好。它不是直接將大米磨碎了就行了,而是需要將凈大米放到浸漬槽中浸泡,一天一夜之后,用清水洗滌。 如果在現代,還能夠加一些東西進去,但在這種時候,根本沒有那么多化學物品,也就只能這樣了。 等大米泡到手指一捏就碎了,就差不多泡好了,再用搗蒜臼搗碎成漿(因為當時,朱家還沒有將石磨給弄出來)。 漿弄好了,裝進棉布里面,慢慢擠壓,確保是真的磨爛了。 還好做的是胭脂,量并不多,否則像這樣做,也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時候去了。 棉布一次一次次過濾,棉布里的就是不要的,為了不浪費,朱八妹自然是拿回去,給幾位嫂嫂添到其他食物里,做成吃食。而濾下來的這些濾液,才是需要留下來的“淀粉”。 此時,需要“沉淀”。 靜放一段時間后,水會有東西往下沉淀,那層薄薄的,細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淀粉。 小心溫柔的將水倒出來,剩下的繼續沉淀,直到里面的水全部“干燥”,這便是做好的,用來配胭脂的“淀粉”。 因為這個太費功夫,所以每次朱八妹所做的都不多,除了自家留用一點,基本上全部都拿去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