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天后胡曼的“回報”-《重生之不負韶華》


    第(1/3)页

    2019年,“ip”在華國已經是一個很火的概念。

    最早提到ip,人們想到的是internetprotocol,既互聯網協議,是每個聯網主機都有的ip地址。

    聞櫻所說的ip,是是intellectualproperty,“知識產權”的縮寫,最早的提出時間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經濟學和法律學領域被廣泛應用。

    引用到文化領域,所謂的ip是文化積累到一定量級后所輸出的精華,具有完整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屬于自己的生命力。

    說的更直接點,《哈利波特》就是世界頂級ip。jk·羅琳先創作出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好萊塢華納公司將書改編成電影,這一系列書和系列電影構建起一個龐大的ip世界,書籍暢銷,電影收割票房,更產出了無數周邊產品,這個頂級ip讓原著作者jk·羅琳在2010年時就打入了“10億富豪俱樂部”。

    《哈利波特》是最典型用小說孵化的頂級ip,ip的孵化也不僅局限于小說改影視,還有動漫、游戲等等,圍繞ip打造一個大的產業圈。

    英國有《哈利波特》,其他有名的世界級ip還有美國的迪士尼、漫威、指環王、魔獸世界,日本的宮崎駿、新海誠等等。

    華國也有這樣的ip,最典型的就是四大名著!

    孵化ip不僅可以用小說,像袁鳳薈這樣反過來先拍劇再推出同名小說、原聲大碟也是一種手段,只不過比起用熱門小說孵化ip,袁鳳薈這種方式需要更多成本,風險也更大。

    孵化小說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不是任何一本小說都能叫ip。在被選中之前,該小說一定有了足夠的人氣,影視公司只需要把小說版權買下了就能改編了。

    越有名的小說,影視版權越貴。

    不過比起整體改編成本,版權費又不算什么了!

    眼下花上百萬就能買到當紅作品的影視版權,可拍《星河與你》,僅僅是聞櫻就投了400萬,整部劇的總成本遠超3000萬逼近4000萬,要用影視劇孵化ip,成本就是這么驚人——袁鳳薈也不傻,拍《星河與你》可不是為了逆向操作孵化ip,而是對劇本身就有信心,已經拍出來了,如今不過是想謀求更大的利益。

    在國外,孵化ip已經很成熟了,華國人剛吃飽飯沒幾年,影視文化產業不夠發達,孵化ip的概念還沒有被引入,頂多是哪部劇火了影視公司趕緊推出續集的程度,袁鳳薈的想法絕對是超前的。

    不提聞櫻本人有多么震驚,每個參加會議的人,除了李夢嬌這樣的憨憨,所有人都聽得很認真,包括如今在天驕擔任公關經理的王太太。

    王太太是不懂什么ip不ip啦,但王太太能降服在太升南路開手機城的老公王軍,顯然她自己也不可能是什么老實人。

    對袁鳳薈講的,王太太有自己的理解。

    有人不喜歡看電視劇,那萬一喜歡看小說呢?

    電視劇和小說都不喜歡,可能會喜歡聽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