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這就是潘莉消息滯后了。 因為潘莉近來都在湘省工作,不會去關注蓉城的報道,什么暢銷小說更和潘莉無關,她并不知道聞櫻是《少年偶像》的作者。 缺乏這一層聯系,聞櫻是《公主的新衣》兩個編劇之一這事兒就很荒謬嘛。 是同名同姓? 還是憑著和李夢嬌的關系,厚著臉皮在編劇一欄掛了自己名字?! 潘莉認為是后者。 “聞櫻居然是編劇,怎么可能呀?” “張光真老師肯讓一個高中生掛名,脾氣也夠好了!” 一般編劇才不會答應呢。 說到聞櫻,曹少是無動于衷,聽到“張光真”的名字,他才回過神來,轉頭問徐枚:“你覺得這劇如何?” 徐枚輕輕點頭:“雖然才看了兩集,張光真老師塑造人物真是厲害,如果他接了委托不敷衍我們,我有信心。” 有什么信心? 當然是有爆紅的信心。 曹少摸著下巴想了想,“那我也該投點錢?” 特意為徐枚投拍一部戲是不可能的,像《公主的新衣》這樣質量的劇,拍攝成本起碼要2000萬往上,別說曹少拿不出這么多流動資金,就是能拿出來也不可能全砸在徐枚身上。 但和煤老板合資,讓曹少自己出個兩三百萬問題不大! 曹少和徐枚都不太在乎編劇欄多了聞櫻的名字這事兒,憤憤不平的人是潘莉,潘莉和聞櫻存在著直接恩怨。 潘莉在曹少和徐枚得不到支持,唯有打電話給方教授。 方教授其實也在家里看了《公主的新衣》,沉默良久后才回潘莉: “你不知道嗎?最近蓉城鬧得紛紛揚揚的名譽侵權案,聞櫻就是《少年偶像》的作者‘逆流的魚’,她要是能寫出一本暢銷小說,在《公主的新衣》劇組就絕不僅僅是掛名。” 比起潘莉對聞櫻的憎恨,方教授對聞櫻的觀感就很復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