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中年男人的窘迫,就是兜里沒錢啊! 而拯救老聞窘迫的,不是旁邊有錢的鄧尚偉,而是聞櫻……聞櫻沒有來給聞東榮付賬單,但聞櫻爭氣啊,書寫得好不說,打官司也占上風,《少年偶像》又搭了這幾天新聞報道的順風車,加印投放在蓉城各大書店的第二批書依舊賣到脫銷。 聞東榮想買30本書,書店不是沒有,但滿足了他一個人,其他購書的讀者就要跑空。 店員很冷淡告訴老聞,每個排隊的讀者只能限購3本! 聞東榮端著領導派頭表達了不滿:“這是書店備貨有問題嘛。” 鄧尚偉猜到了姐夫買這么多是打算送人,因聞東榮沒有推鄧尚偉一個人去堵槍口,鄧尚偉感念姐夫的良心,將老聞拉到一邊: “我之前買了不少,要不先勻一點給你?” 聞東榮好奇鄧尚偉所謂的“不少”具體是多少,鄧尚偉不好意思,“……買了100本,你別告訴小櫻。” 買這么多是有私心的。 鄧尚偉不像聞東榮買來是送人,他日常生活圈子里,除了秦憲明在內的少數兩三個人喜歡看書,更多是像王總那樣不看書的老板。 何況鄧尚偉以什么立場給親朋好友送書呀,朋友們基本不看書,送給親戚,那不是暴露聞櫻么? 鄧尚偉買到的書,只送給了公司幾個員工,像芳姐那樣家里有十幾歲孩子的老員工是鄧尚偉首選,鄧尚偉希望能替聞櫻發展幾個真讀者。 別的書,鄧尚偉都堆在公司了。 他最初買一百本,就是想給聞櫻增加銷量。 假如書上市第一天就賣不動,豈不是打擊聞櫻的自信心? 不過現在看起來,聞櫻是不需要他人為增加的這點小銷量數據了。 聞東榮聽完倒沒說不要鄧尚偉勻過來的書,就是有點好奇:“今天你要不勻給我,剩下的那么多書你打算怎么處理,一直放公司吃灰啊?” 鄧尚偉支支吾吾不愿意說,聞東榮的好奇心被徹底勾起來了,非要追問個水落石出。 “我想等過幾天開學了回一趟老家,再買點別的書一起捐給老家的學校。” 讀書確實是有用的。 這是鄧尚偉最近一年才深刻感受到的。 家庭氣氛完全不一樣了,不僅夫妻倆與孩子的關系更親密,就連在鄧家干了幾年的小保姆鄧幺妹,也是通過學習鼓起勇氣走出了舒適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