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眾對“作者”的印象,多年來早已潛移默化給定型了。 品格不行的作者,寫出來的作品也不會好! 至于作者,或說文人們的品格該是什么樣,《愛蓮說》和《陋室銘》等傳世作品深入人心,早已給出了答案嘛。 像宋佛鄉那樣的油膩中年男人,因還有幾分文人的氣節,身上其他缺點都是可以忽略的,一點也沒妨礙宋總編在情場縱橫無敵。 “逆流的魚”可以用任何理由拖稿,偏偏是借此來要挾雜志漲稿費,讀者們怎么能接受呢? ——滿身銅臭的作者,算什么作者呀! 現在還不是自媒體遍地開花的后世,傳統媒體統領輿論風向,紙媒在讀者心中可信度極高,別說像《愛格》這樣的青春文學雜志,便是一些八卦雜志都有很多信眾,狗仔為了銷量編出來各種假新聞,一個hk天王每年都要“被去世”,逼得天王要開記者招待會澄清,向粉絲證明自己還活著。 人家是天王才能開記者招待會澄清,“逆流的魚”這樣的小作者,用什么途徑澄清? 韓琴這一招,不僅是惡心聞櫻和鄒蔚君,她是要把“逆流的魚”這個筆名給搞廢了,甚至連還未出版的《少年偶像》都蒙上了陰影。 《愛格》不會再和“逆流的魚”合作了,其他同類雜志再接到這個筆名投稿,恐怕也得掂量下自己會不會步《愛格》的后塵。 換筆名倒是一個辦法。 但《少年偶像》怎么辦呢? 這本書的前十八萬字,早已在雜志上連載,是已經公開過的內容,哪怕換個書名上市,還是會被讀者們認出來! 鄒蔚君不覺得這是《愛格》編輯部的想法,一本發行量不錯的雜志,胸襟沒這么小吧? 但若有韓琴在中間挑撥離間,雜志那邊對聞櫻不滿意也很正常。 鄒蔚君一直關注著《愛格》的動向,所以第一時間發現了這件事,此時聞櫻尚且在閉關寫稿,對外界的事并不關心。 雖然鄒蔚君規定了是15號才交稿,聞櫻想著早點寫完還能多修改幾遍,雖然故事大體情節不會變,但細節都是越改越完善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