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隨即,徽宗和王黼,蔡京,童貫,高俅,蔡攸等人商量起幽州戰事。徽宗覺得,遼國常勝軍降宋,遼軍防守力量更弱,當抓住這個機會,攻打燕京,以收復燕云故土。王黼、蔡京等人,皆溜須拍馬,吮癰舐痔,唯徽宗皇帝馬屁是拍的奸詐小人,見徽宗急于收復燕云故土,故一意慫恿,徽宗遂決定二次北伐,攻打幽州。 徽宗令王黼、蔡京、童貫等人,制定詳細的伐遼計劃,斷不能像初次伐遼一樣,勞而無功。王黼、蔡京等人受令,回去商量相關事宜去了。 又過了幾日,遼國來使,奉表稱臣。徽宗親自接見了遼使。在遼使非常謙卑地表達了對宋稱臣,需保留燕云等地,作為屬地時,徽宗心有不悅。徽宗問遼使道:“你國向我國稱臣,卻要占著俺的燕云十六州疆域,這是甚的道理?”遼使答道:“大皇帝在上,俺國現在除了燕云之地外,再無疆域,故此,貴國燕云故地,我國暫時還得留居。”徽宗道:“既是你國占著俺燕云十六州之疆域,那金人入侵,又當如何?”遼使答道:“實不瞞大皇帝言,俺國再向貴國稱臣的同時,也想金人稱臣了。” “放肆!”徽宗大怒,指著遼使說道:“你國既是向俺朝稱臣了,怎地又要向金人稱臣?那朕的燕云十六州究竟算是朕的?還是算金國的?”遼使嚇了一哆嗦,趕忙說道:“燕云十六州自然是大皇帝的。俺國向金人稱臣,乃權宜之策,斷不會與金人交好的。目今,俺國占著燕云十六州,乃是借用大皇帝的,燕云十六州的主權歸大皇帝所有。” 徽宗聞聽遼使如此說后,怒氣略微小了點。 遼使又望徽宗皇帝一揖,說道:“萬望大皇帝恩準。” 徽宗想了想,平息了怒氣,對遼使說道:“燕云十六州朕是一定要收回的。朕若不收回燕云十六州之疆域,那燕云十六州疆域將會落入金人之手。來使回去稟告你家太后,好好守住燕云,莫使金人搶先了。另外,你家太后既是向朕稱臣,朕自然會做出安排,未必一定要在幽州。” 遼使答道:“回奏大皇帝,卑使返國后,定將大皇帝御音稟告俺家太后。” 遼使隨即告辭,出宮而去。 遼使走后,徽宗皇帝又與王黼、蔡京、童貫等人商議相關事宜。 經過商議,決定改幽州為燕山府;決定派童貫為帥,殿前太尉劉延慶為副,兼先鋒,蔡攸為監軍,速率五萬兵馬,趕至雄州,與王稟匯和,這樣朝廷兵馬合起來有二十萬之眾,再行伐遼。 另令郭藥師的常勝軍歸屬劉延慶部,隨郭藥師降宋的張令徽、趙鶴壽、劉瞬仁、甄闊海、甄五臣等,皆歸屬劉延慶節制。暫令郭藥師為劉延慶部先鋒官。張令徽、趙鶴壽、劉瞬仁、甄闊海、甄五臣等皆升為統制使,任副先鋒官,待收復幽州后,另行安置。種師道調至原州,任原涇平慶經略使。 第二日,童貫、劉延慶及蔡攸遂點起五萬兵馬,疾馳雄州,準備二次伐遼。 在宋遼之間發生了這一系列事情的時候,賈世忠、銀芝、金霞、鐵霞從大禹山回到了幽州南郊賈世忠的莊園。賈世忠因惦記著大禹山中許貫忠需要馬匹的情況,遂在回到幽州后,連銀芝都沒顧上娶,先到幽州周邊收購了一百余匹馬,趕回莊園,準備送往大禹山許貫忠處。 臨行前,賈世忠問銀芝道:“銀芝姑娘,大禹山中,貫忠他們急需馬匹,俺想再去趟大禹山,將此番購置的馬匹,送與貫忠他們。你可愿意再去趟大禹山?” 賈世忠的意思,希望銀芝能再去趟大禹山,并能見到燕青,雙方坐在一起,講過去的事情說開,不再計較過去恩怨,那樣的話,大家就可以和諧相處,共謀長久之計了。 賈世忠準備在此次送完馬匹回來后,就娶銀芝為妻,這樣就再不為銀芝復仇的事情動腦筋了。 聽到賈世忠問自己愿不愿意再去大禹山一趟,銀芝想了想后說道:“少莊主,因為姐姐之故,銀芝終是難以原諒柯引、云壁,也不想見到他們。所以,此次南下,我不想去了,少莊主你帶了金霞去,一路上多加小心。” 賈世忠問道:“若見了云壁,俺該如何?” 銀芝聞言道:“那是你們男子漢之間的事情。你們男子漢大丈夫立于世上,當以大局為重。少莊主,你自己掂量著辦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