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汉武帝是朱标早逝了,而为什么立了朱允炆为皇帝呢,应该说朱元璋想的有点太多了。” “建文帝首先是隔代继承皇位,年纪轻,没有政治经验,然后从他在位4年的表现来看,其人的智商和情商似乎都不高,这以属先天不足。” “再者,其本人虽然能力差但是心高,也就是说志大才疏,他祖父年号洪武,他自己年号建文,可想而知其本人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奈何志大才疏。”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 “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 “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朱元璋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年号为建文。” “从年号上不难看出,一个建文,一个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恐怕日后驾御不住众臣。” “朱允炆即位之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一反明太祖的做法,推行了一系列新政。” “首先是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以致刑部的囚犯比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二。” “同时又选派廷臣二十四人为采访使,分巡天下,观风俗,烛幽隐,兴办利民之事。” “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