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拉拢住其中至少一家制造厂,克里莫夫最终抛出了可以向“友好国家”出口图22M3轰炸机的信号。 大概几年之前,华夏空军代表团曾经对这个型号表现出过一定兴趣。 他们起初以为这个操作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过去的华夏你爱答不理,如今的华夏你高攀不起,对方竟然表示他们对于中型轰炸机已经没有兴趣,如果能卖图160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笑死,先不说这东西不可能获得联邦方面的出口许可,就算叶利钦不管,图波列夫现在也根本造不出新飞机来。 于是在自认为的撒手锏失效之后,图波列夫方面也慌了—— 如果能维持住完整的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以后未必就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但要是从航空生产联合体退化成单纯的设计院,那基本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接近绝路的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决定把图波列夫的客机生产线搬到下诺夫哥罗德去,好歹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 想法很好,执行过程也很顺利。 唯一的问题是,还是没有订单。 来自国内的零零散散几架订货只能勉强续命,要起死回生还差得远。 而在失去了经合会这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之后,尽管图波列夫的几种新型号客机单论性能并不落后很多,却也显然已经无法和波音空客成体系的型号序列竞争了。 更何况还有适航认证这个壁垒。 随着联盟解体,俄罗斯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声望骤减,可没几个国家愿意购买一种缺乏欧美背书的客机型号。 因此,看到华夏和欧洲进行了适航互认的克里莫夫,基本就相当于是快淹死的人突然被人往脸上扣了个氧气瓶。 倒是旁边被他拉过来的克拉夫琴科比较冷静。 “瓦沙(瓦伦汀的昵称),我理解你很着急,但这上面已经明确写了,适航互认的范围只包括支线飞机,而且必须是由华夏大陆范围内的公司进行设计和生产,我们没办法钻这个空子……” “为什么不能?” 克里莫夫回过头,带着一脸决绝的表情看向克拉夫琴科, “实际上,之前华夏去塔什干考察伊尔76生产线的时候,华夏方面和我们的一位代表私下接触过,表露过想要参照苏27的形式,在他们国内生产图204系列客机的意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