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八十八章 世上没有神-《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第(2/3)页

    我唤来普法,他此时伤早已养好。如果确定廖立离开,他将亲自带一支三百人的白耳精兵护送,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普法对我说。就算没有任何牵制,他也有信心破开魏军的营帐,带廖大人出去。

    最后我问廖立:“大人晕血的症状如何了?”

    廖立道:“这七八天天天看血,习惯了。”

    我大笑。

    。。。。。。。。。

    司马懿,你的算盘是怎样的?让我来试一试。站在城头之下,我望着城下的魏营。又看看城中整装待发的杨任的北军和李氏兄弟带领的白耳精兵,亲自擂响了进攻的战鼓。

    东门开放,汉军将士如同开闸洪水一般涌了出去,魏军填平的护城河给了我们极大的方便。他们直接面对曹魏的营垒,飞出的钩锁将拒马拉倒。汉军冒着猛烈的箭雨冲入魏营。

    “敌袭!敌袭!”魏军惊叫着,有些混乱了。司马懿小看我了,他没想到我会这样拼命的攻击,所以他必定要付出代价。

    就在魏军与季汉军马接战的刹那,我就发现了,魏军在城门处安排的防守力量虽强,锋面却极窄,果然魏军城外兵力不足。猜想证实了,我心竟然是一阵激动。无论李严那里如何,我这里肯定可以打一个胜仗了。

    没有人是神。司马懿怎么样?就算先生还有败在郝昭手里的时候!一个神话破灭的刹那,我竟然不是兴奋,而是有些失望。或许,我有一种英雄情结吧,而我一直以来,总把自己看作只能遥遥眺望他们的普通人――其实,他们也不过就是普通人吧。

    季汉人马在经历最初的僵持之后,白耳精兵和北军就像张开双翼的鹰阜急不可待地扑向草丛中的猎物,他们在我的指挥下,避开魏军正面的阻击,从两侧冲入了大部分空空荡荡的魏营,在密集的战鼓声中展开了屠杀。杨任冒着箭雨攻在最前面,长枪挥动有如电光;李氏兄弟有如下山的小虎。凶悍的攻势使敌兵纷纷丢下武器掉头逃走。我在城头用旌旗指挥着他们对敌纵深向内突击,没过多一会儿,李氏兄弟和杨任又在混乱的战场中心汇合了。

    一座又一座的空营被点燃了,盾牌的天棚被冲得七零八落,魏军在乱糟糟的战场上晕头转向地到处乱撞,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我看出,魏军总共不过五千人,他们兵力和战力远不及我军。这时,城门处那队坚强的人马在这种情况下也迅速退却了。我大胆的指挥城下的人马重新散成两路,李氏兄弟向敌人的纵深突击,杨任则向敌人队列的侧后包抄。这场厮杀已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喊叫和拼杀的声音渐渐稀疏,站在城头俯视,战场上到处是死尸,还有数不尽的兵器铠甲被胡乱丢弃散落一地。敌人的溃败只在顷刻之间了。

    我没有想到这场攻击会这样顺利,季汉白耳精兵的战力连我自己都吃惊,在城头占优势也就罢了,可在野战里,一个战斗小组强至可以轻易击溃两三倍的魏军,我在心底里赞叹着,雄兵啊,这才是真正的雄兵啊,而这样一支雄兵,却是从我手中练就的。我感到极大的自豪。

    既然是这样,那就执行第一套方案,全歼城外魏军!

    我下令普法护送廖立迅速离开城池,向西前往沙南,自己依旧指挥。心下却在想,眼下城下引军的会是谁呢?若是邓艾就好了,我一定活擒他。

    这时,战场上又有了些变化。突然,敌军中闯出两人,我眼尖,一眼认出,那是司马望和阎焕。原来,司马望中毒未愈,阎焕前几日被全身烧伤,也在静养。司马懿觉得这司马望头脑较清楚,派他做疑兵比较放心。而这两人的身体都不适合跋涉,所以留他们两人在此。此时这二人都已是狼狈不堪,司马望只顶了个头盔。身上还是文士打扮。而阎焕身上则还缠满了绷带,连匹马都没骑,烧伤给他带来极大影响。我挥动令旗.指挥汉军向他们包围。此时,两名白耳精兵发现了他们,挺矛策马冲上前去,阎焕就地一滚,一刀斩在其中一骑的马腿上,将骑士掀了下去。阎焕冲将上去,一刀将落马的白耳精兵刺死。另一名白耳精兵挺矛去刺,被他劈面将环首刀掷去,正中面门,倒撞下马。我的白耳精兵与父亲时又有所不同,他们可真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个放出去都是百人将以上的角色。又配合默契,有八阵图为辅助,此时竟被他连杀两人。旁边人见到这一幕,又有八名白耳精兵围了过去,隐隐已成八阵之势。阎焕夺过一匹马。精神大振,将环首刀舞成一团白光,突然冲入人群,乘八阵未成,再次连杀五人。剩下三名精兵竟然不敢相逼。

    我见状大声吼道:“传令下去,谁能诛杀司马望与阎焕,一律赏百金,升三级!”

    城下诸军齐声大喝:“诛杀司马望与阎焕者,赏百金,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汉军本就气势不弱,此时更是声势大震,一齐向他们涌去。司马望当机立断,根本不做反击,与阎焕两人转身便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