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蒲津渡口-《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第(2/3)页

    一旁老妇人答话:“啊,别动手,那定是我儿子带着联庄会来支援了。”

    却原来,秦地之民,性情刚烈,耻于私斗却勇于公战,个个能开得强弓,舞得刀剑。各村皆有护庄之人,组成联庄会来护村保民。我得了介绍,心中大喜,立时生了把这些联庄会组成军队的打算。

    黑塞陪同老妇人出去,不一时,一个精壮的少年带着几个老头走了进来。

    那少年正是本家的主人郭献。他向我便行礼道:“多谢这位公子击退贼军,保村庄安宁。不知公子贵姓,我们必有厚报。”

    我笑了:“我姓刘。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倒是我在你家养病,劳烦诸位了。”

    客气一番,我问起联庄会情形,不由失望,原来这些年强壮一点的人不是当了匪,就是当了兵,村中劳力都没剩多少,联庄会成员更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甚至还有女人。

    看来,雍凉大地,要想尽复旧观,没有一百年都不成啊。其实何止是雍凉,中华处处,狼烟四起,生民百不遗一,着实令人叹婉。

    不知怎么,一句话涌上心头,三国前半段若是比谁更能杀人,好么后半段便应是比谁更能活人,若是不顾民生,轻于杀戳,便有孔明之才,亦无法回天。

    沉默片刻,他们只以为我累了,便告辞出去。我在床上想了又想,对普法道:“把何九曲关起来,明天带去临晋吧。人杀得够多了,我们该做的不是杀,而是想办法怎么让他们活下去。”

    普法面上现出一片悲天悯人之色,看起来似又回复到金城初见之时:“善哉善哉,殿下之言,实有大慈大悲之意。”

    次日天明,临晋兵马前来迎我。我的病也好了大半,躺在车上,随部队而行。郭献知道我是长安的贵人,想要随我从军,我想了想,道:“你留下来照顾你的老母和妹妹吧。每个人都要活下去,而当兵不是你唯一的出路。”

    从车上,我回头望着这个安宁的村落,想起父亲小时候,他是不是也曾安宁的住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每天太阳升起,落下,巨桑的影子随着阳光慢慢的移动。天下平静,没有征战,没有杀戳,只担心今天的草席能不能顺利卖出。

    是什么让他拿起了刀剑?是什么把天下投入了战火?

    一万个人,有一万种人生。或许我此生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平常的百姓,每日里享受昨夜那样的热炕、姜汤和柔柔的关心,但我,却怎么忘得了那一刻的心动。

    不知名的郭氏女子在我生命里远去了,或许数十年后,她嫁了普通的农人,带着一大群孩子,在阳光下喂着叽叽咯咯鸣叫的小鸡,脸上带着幸福的笑意。她永远也不会想到,当今的天子,曾经在那一夜为她而心动神摇,曾经为了拥有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而把目光久久的停留在她的身上。

    把我接到临晋之后,吴班等人立即发兵,搜拿河匪,我对他们说:“尽量活拿。”

    我想,再这样下去,我软弱的名字只怕要重新响亮起来,可是,人头不是韭菜,割掉了还能长出来,就算落这样一个软弱的名头,我的“活人”大计也不能不实行的。

    还好,很久之后,我的名字不是软弱,而是“仁王”。

    蒲津渡口,河风浩荡,我站在黄河边上,向东望去,雾气迷蒙,浊浪滔天,隔河影影绰绰可见古渡,树影,那里已是并州地界,那里有魏国的大军,还有匈奴人。向北不远,便是解良,二叔的家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