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齐聚徐州(一)-《重生三国之温侯亲卫统领》


    第(2/3)页

    陈宫下手,即左边第二人,姓陈名登,字元龙。现添为这徐州簿曹从事。乃这徐州三大家族之一的家主。徐州大族乃是糜家,陈家,曹家。

    这糜家家主就是跟随刘备的糜竺,而这曹家家主就是曹豹,不过之前与张飞在下邳争夺权力的时候,被张飞杀了。第三就是这陈家,现任家主就是陈登,其父陈?,父子俱是当世名士。这陈登,约在四十岁左右,身材伟岸,穿着文士袍服,下颌留有几许胡须,双眼不时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当听吕布,想以最小的代价去的这场战争的胜利时,便已经有了计较。陈登在心里冷笑道:“这有何难,这次最关键的在于泰山贼寇的统帅臧霸。此人不是一个鼠目寸光之人,只要争取到这个人,那么那北海的孔融,青州的袁谭,可不占而自退,而且实力大增之后,反而还会让那些对徐州有所觊觎之徒,不敢妄加动兵。虽然我知道,但是我并不会去告诉你吕布。最好你这次能够元气大伤,好让曹公一举攻下徐州。如此,则天下又少一个不臣之人。

    且不管陈登如何打算,吕布看到在场的人没有人说话,只得把目光求向陈宫。现在也只有陈宫才能够相处办法。毕竟陈宫对这方面是最擅长的。但是自从上一次事件之后,吕布开始不怎么相信陈宫了,追采纳陈宫的建议,但是吕布总是防着一手。

    陈宫虽然知道,主公现在看似器重自己,但是自从上次事件之后,自己也明白,其实主公还是有容人之量的。可是,因为这,主公现在总是对自己有点猜忌。唉,这也难怪,这怨不得主公。但是自此之后,自己发誓真的只效忠主公一人。

    见主公询问自己,自己也无具体的办法。但也得道:“宫以为,曹操很可能许诺泰山贼寇一些利益,才会有泰山贼寇进攻徐州;至于北海孔融,此人是一个儒雅长着,又忠于朝廷,所以曹操用天子的诏令调动北海孔融也是轻而易举的,至于这青州的袁谭。宫想是,前些时,曹操将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才有袁绍派袁谭助曹操进攻徐州。所以,我军唯有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守好徐州的门户。待敌军粮草不济之时,三路大军必会自动撤去。孔融不善于打仗,袁谭必不会真心帮助曹操,而折损自己的实力。最后这泰山贼寇想想也是和袁谭一样打着相同的目的。”

    吕布一听,立马觉得有理,正准备命令高顺先不必会下邳,留在东海郡,坚守不出。陈宫却忽然道:“主公,就算这三路大军不会真心攻打东海郡,但是曹操必有后招。这下邳才是曹操的最终目标。而这东海郡我们不得不救,如果东海郡一失,则东北的琅琊国和徐州之间就像被人给掐住了咽喉,那时曹贼只要四面围攻下邳,所谓久收必失,最后败亡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属下认为,这东海郡我们不得不救。但是这下邳也要派人守护,可保无虞!”

    听陈宫这么说,吕布细细考虑了一会,下令道:“我决定亲自率领并州铁骑二千,陷阵营七百,陈宫为随军军师。陈登,监督粮草,令张辽迁为中郎将,总督徐州军事,镇守下邳,以张辽为主将,众将听令与张辽。其余人等,各司其职,做好本分之事!”

    吕布一说完,余下众人一片哗然。特别是宋宪侯成一干武将,尤为不解,为何为张辽为主将,镇守下邳。其实不仅这些武将,就连张辽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自从追随吕布以来,自己从未独自领过兵。而是一直做得是文官的事,比如调度粮草,或者维持治安。

    当吕布升张辽为中郎将的时候,众人一齐看向屈居末位的张辽。

    没有想象中的威严和凌厉的气势,对比于前面的诸将来说,张辽的长像却是大不相同,约有二十七、八,并没有和诸将一样身披甲胃,而是一身汉服,面白而无须,头束冠,一脸的斯文。很难想像后世威震东吴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张辽居然长的一副文人像。

    接着就有一些文臣说镇守下邳乃大事,怎可轻易让一个人总督诸军事,而武将方面,以侯成为首,认为张辽不善于领军,而且无甚战功。

    吕布听着下面一片反对之声,不禁大怒。而张辽却是并没有表态。一脸的平静。吕布大喝道:“吾意已决,不必多言。众将需全力配合张辽,如有胆敢不听军令者,就休怪本将无情!”众人见吕布发怒,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众人在吕布手下效力,都知道吕布的威严越来越重。

    此时的张辽心中是自有一番很异样的滋味。本来自己以一身本领追随吕布,但是吕布仅仅是让自己做调度粮草方面的责任,或者维持一城的治安。没想到今日却是一下子将自己升为中郎将,和高顺并列,并且让自己总督下邳军事,镇守下邳。这是何等的信任。

    见吕布望着自己,立马抱拳道:“诺!辽定不负主公之信任!”

    见事情已经议完,便下令道,“都散了吧!”

    众人鱼贯而出,见最后一人走出了议事厅,吕布挥手身边的亲兵统领秦宜:“你去把张辽叫来!记住,悄悄地,不要让人知道!”秦宜,字宜禄,现为吕布的亲卫统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