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盛唐浊流流不尽-《太平公主》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五章 盛唐浊流流不尽
后世史家论史,有“唐乌龟”之说,言唐朝宫廷**成风,污秽不堪。太平公主为之添上了浓艳的一笔。
东城清化坊有一处清幽宽敞的府第,从正门看去,说不上豪华别致,只是门上有块写着“诗礼传家”的大匾特别引人注目,每个字都是用金箔贴成的,闪闪发亮,耀眼夺目。如果仔细看落款,会使每个人都大吃一惊,进而对这府第的主人肃然起敬。因为那是前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亲笔,写明是赐给中书侍郎崔仁师的。现在,这个府第的主人,崔仁师的儿子崔挹,是当朝礼部侍郎。崔挹有三个儿子,长子崔湜、次子崔液进士及第后,一个任吏部员外郎,一个任殿中侍御史。第三子崔澄因年少尚未应考,但其才华也为人称道。后来,崔湜迁兵部侍部,于是一家祖孙三侍部,被称为京城一绝。
然而,崔家不仅因在官场上地位突出被人称道,还有一点被人称道的是,一家三兄弟个个风流俊俏,才貌绝伦,半个京城为之倾倒。
太平公主对崔氏公子早有所闻,只是尚未找到机会见面。
有一次,她去兄长相王李旦府上赴宴,席间,离席净手去后花厅。正走着,忽被迎面慌慌张张跑过来的年轻女子撞个满怀。太平公主正要发作,只见那女子身后跟着走出来相王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见了姑妈,一脸笑容地说:“姑妈请息怒。”说了,转身对那女子道:“快过来见过镇国公主殿下。”
那女子听说是太平公主,慌忙上前跪下说:“贱妾不小心冒犯公主殿下,乞求恕罪。”
太平公主听了这银铃般的声音,再低头一看她的面容,心头一颤。这世界上竟有这般姣美的女子。只见她身段丰满匀称,线条优美动人,脸色微红,双目含羞,低头跪在那里,煞是可怜,忙伸手相扶问道:“好一个美人儿,这是哪家宝眷?”
那女子还未答话,李隆基就说:“她是吏部员外郎崔湜的夫人唐氏。”
“啊,原来是早已闻名的才貌双全的崔湜夫人,真是天作一对,地造一双。怎么,你们早就认识了?”太平公主最后这句话把那崔夫人的脸问得更红了。李隆基在一旁也不自在,解释说:“早就认识,今日偶然碰见。”
那太平公主乃情场老手,一看便知两人刚才干什么去了,立刻又触发她一个念头,便问道:“夫人既然在这里,想必夫君也在相王府吧?”
“启奏公主殿下,妾夫因有紧要公务,未能前来。”
“啊。”太平公主不免有些失望,转而接着说:“待他公干回来后,请你们夫妇到我那边坐坐。我还要向崔相公请教学问呢。”
崔夫人忙回答:“崔湜学识浅陋,还望公主殿下教诲提携,待他回来,定到府上给公主殿下请安。”
李隆基则说:“姑妈要召见崔湜,我见到他立刻带他来。”
“那好。”太平公主说。
“公主殿下,贱妾告退,改日给公主请安。”崔湜夫人说罢,屈膝行礼而退。
“姑妈,我那边还有几个朋友要陪,侄儿也告退了。”李隆基向太平公主行礼后准备走。
“慢着。”太平公主故作认真地说:“你干得好事,趁人家夫君不在,勾引人家娘子,成何体统?”
“姑妈误会了,刚才,我是碰巧遇上的。”
“还嘴硬,看你,帽子戴正了没有?脸上胭脂擦干净了没有?能把我哄过去了?”
李隆基一摸,帽子果然没戴正。脸上,他看不见,只有取出手绢在脸上乱擦。
“鼻子左边,使劲……”太平公主忍不住笑着说:“怎么样,人赃俱获吧?”
李隆基赶快一揖到地,连连赔罪,说道:“望姑妈大人恕罪……”
“念你初犯,暂不追究,下次要是再碰到我手上,定将你送官治究,判你个诱骗良家妇女的罪名。”公主说罢,掩口而笑。
李隆基也掩口笑道:
“姑妈大人宽宏大量,小侄再次谢过。这该放我走了吧?”
“走吧。”说了,太平公主又补上一句,“莫忘了带崔湜来见我。”
“是,姑妈,此事包在小侄身上。”
中宗皇上之弟相王李旦,共生有五子:长子成器,曾立过太子,后改封为寿春王;次子成义,封衡阳王;四子隆范,封岐王;五子隆业,封彭城王。李隆基系三子,官为右卫郎将,封临淄王,曾出任外地,回来后,便住在新修的临淄王府里斗鸡走马,纵情声色。但这只是他用来迷惑别人的韬晦之计。
自韦氏与武三思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朝纲败坏,国事日乱。中宗昏庸,无所作为,眼看大唐江山又有倾覆的危险。李隆基胸怀大志,一心要重振唐室,再造辉煌。他利用在京城的机会,广交四方朋友,团结有志之上,以图发展。
李隆基旧王府与崔宅相距不远,他与崔家老三崔澄的交情甚为亲密,李隆基外放潞州别驾,宾朋好友为他饯行送至城外十里长亭告别,惟崔澄则送了一程又一程。一路交谈,不忍离别。可见二人交往之深。李隆基回京后,二人更是朝夕相伴,情深义笃。
这天,崔湜叫住崔澄说:“三弟,我有一事求你。”
“兄长请讲,弟一定效劳。”崔澄说。
“我设家宴,请把临淄王请来一叙。”
“我当什么事呢。”崔澄笑道:“你把酒席准备好,我一定请来。不过你得把好酒多准备几罈,他的酒量可大着呢……”
一个寒冬之夜,漫天大雪下个不停。在崔府的小客厅里,红红地架着两盆大火,把饮酒划拳猜谜赋诗的临淄王李隆基和崔氏兄弟四人的脸烤得通红。看来,大家都已有五七分酒意了,但奴婢们还在不断地上菜斟酒。
上首,坐的是临淄王李隆基,他二十五六年纪,身材魁伟,脸方口阔,浓眉大眼,闪烁有神。只是因为多喝了些酒,眼神有些迷蒙。
朦胧中的李隆基见一绝色美女出现在眼前,不觉一惊,酒也醒了一大半,忙起身拱手相迎。
在一旁的崔湜介绍说:“内人久慕临淄王的英名,一定要来给您敬杯酒。”
崔夫人笑吟吟说:“能在寒舍一睹王爷风采,真是三生有幸。”
说着叫婢女送过一壶温热的酒,亲自给李隆基斟上。李隆基借机对她细细打量。只见她雪白细嫩的皮肤,圆润丰满的脸颊,微笑时两个小酒窝时隐时现,说话间一排整齐的玉齿闪闪发光;还有那双灵巧的纤纤玉手,斟酒的动作如舞蹈般优美。酒还未饮,便有了几分醉意。
李隆基连饮三大杯,显示了男子汉的豪壮之气。
再加上崔氏兄弟的热情相劝,李隆基快要醉了。
此时,崔氏兄弟已不知何时离去。席上,只剩下李隆基和崔夫人。灯光闪烁,醉眼迷蒙,崔夫人显得更美丽了。
这临淄王李隆基不是别人,他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唐明皇,他与杨贵妃演绎的那段风流故事不知打动了多少朝代多少人。然而那时他在长生殿上与杨贵妃相拥私语时已早过半百年纪;如今,他可是正当青春年华,面对一位爱慕自己的年轻美貌女子,他哪里还顾那么多?只见他把手中的一杯酒喝了一半,剩下一半递给崔夫人道:“你我今生有缘,如有意,请喝下这半杯。”
崔夫人接过酒来,嫣然一笑,一饮而尽,酒杯一掷,便趁势倒在李隆基怀中,娇娇滴滴地说:“早闻殿下大名,恨不能相见,今得相识,乃前世之造化。既蒙不弃,妾身今晚就交托给殿下了。”
说罢,扶起醉晕晕的李隆基,翻开门帘,进了内室。
今晚这一切,都是崔湜精心安排的。
崔湜二十来岁进士及第,在吏部员外郎任上已十来年,眼看一批同僚靠蝇营狗苟手段爬了上去,便发出许多怀才不遇的感慨。他认定在这世风日下之时,靠真才实学勤恳踏实是很难发达的,便改弦更张,以张昌宗、杨再思、武三思等为榜样,只要能升官发财,可以不顾廉耻,不讲信义,不择手段。因而不惜以自己的老婆施美人计,用以巴结临淄王李隆基。
自那个难忘的雪夜之后,李隆基成了崔府的常客。凡遇李隆基来,崔湜便借口回避,让夫人专心接待,务使临淄王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有时,李隆基召唤,崔夫人立即动身,送上府去。你来我往、打得火热。
李隆基对崔湜把娇妻让给自己的目的十分清楚;但他此时手中无权,要报答他只有求助姑妈太平公主。他正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
正在他寻找时机时,时机却陡然降临。
“崔湜兄,恭喜恭喜。”李隆基这天对崔湜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