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撤离-《重生1881之崛起》


    第(2/3)页

    至此,在折腾了数十年后,拖到沈葆桢入土之后,大清帝国终于拥有了两艘强大无匹的铁甲舰,北洋舰队的雏形已经产生。

    想到购置钢面铁甲的整个过程,想到沈葆桢的音容笑貌,李鸿章不胜唏嘘。大清水师走了太多的弯路。

    作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创办近代企业最多的人之一,李鸿章的思想不可谓不进步。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一百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鸿章是慈禧的心腹,顽固的保皇党,没有慈禧太后的点头,李鸿章什么事都不敢干,不愿干,干了他就不是位高权重的李鸿章了。

    派系倾轧,经费筹措,眼光的局限,奸佞的谗言,政治的腐朽。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也不过是个噱头而已,李鸿章顾虑的太多。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这又是谁的错呢?大清输在体制上,输在思想与文化上,输在民族劣根性上。不是输在某个人身上。

    总之,现在的李鸿章,这位为现代化折腾了一辈子的卖国贼在接见台海使者之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在南台海海军重创倭国舰队之后,是否就意味着大清水师在今后就能够力压倭国水师一头呢。而台海岛在回归之后腐朽的大清是否又能保住这块土地呢?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大清水师出发救援南台海不久之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