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李玉凤-《明末一凡人》
第(2/3)页
先父受不得宫中拘束,二十岁上复出宫,浪迹天涯,结识陷身青楼的家母,家母善琴瑟,二人合奏一曲《昭君怨》,天下无声,听者落泪,闻者伤心。二人因琴生爱,结为秦晋之好,每日里二人演琴交游,好一个人生得意。
二十四岁上,先父结识了琵琶大家曹愈,闻其奏琴,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二人互道仰慕,结为忘年知音。曹老年衰,临终前赠与家父一把唐时珍品琵琶,即是奴家手中所持。此琵琶为唐时珍品,由曹愈先祖曹纲穷其一生手制而成。
家父葬了知音,携此琵琶与我母女四处游历,遍寻琵琶高人。此琴一出,声震天下,有阉党爪牙出银十万欲购此琴,家父不从,惨遭陷害,投入诏狱。家母百般打点,方得生还,出狱后伤疾并重,吐血而亡。家母为保此琴,携奴远走避祸,终年困苦奔波,流离辗转,在奴家十四岁上亦与世长辞。奴家少时生得有几分姿色,委身于一富家子弟,后来……唉!”
玉凤言至此处,已是泣不成声,众人也跟着伤心动容。张扬道:“没想到这琵琶居然还有这一番伤心故事,李姑娘所言的制琴者曹纲可是唐朝时人言‘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的曹纲?”
玉凤拭干泪痕,答道:“回张公子,正是此人。”
张扬道:“如此说来,此琴已有千年历史。张扬斗胆,可否借来一观?”
玉凤犹豫片刻,双手将琵琶递上案来,张扬小心接了,拿在手中抚玩,赞叹不已。观毕,又双手复还,说道:“现时琵琶为四弦,此琴为五弦,所言不虚,确为唐制珍品横弹琵琶。请李姑娘弹奏一曲,让吾等听听这五弦横弹琵琶的精妙。”
李玉凤接过琵琶,横抱怀中,福了一福,说道“玉凤琴技远不及家父,请诸位多多担待。”
李玉凤抱了琵琶,于凳上坐定,竟是一扫颓态,目光灼灼,容光焕发,不知是琴增人色还是人增琴色?
李玉凤长呼了一口气,捻起右指,随手一拨,弹出一两个声音,似乎并无韵律,众人知道,这是在和弦。听那琴音,如珠落玉盘一般,众人心都醉了,只觉得从未听过如此悦耳的声音。
玉凤微微点了点头,低眉信手而弹,一串乐声便由琵琶中倾泻出来,如江潮之水奔涌而来。她先是用捻指缓缓地拨动琴弦,慢慢弹了一阵,却是越拨越急,越拨越快,似乎潮水已越来越近,越来越高。到后面,已是全用轮指急速的扫弦,指头便愈发快起来,渐渐便看不清动作了。
再听那声音,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眼看潮水就要将众人淹没,右掌将那琴弦猛的一压,琴声瞬时戛然而止,竟将那漫天的潮水无形消解掉了,众人在在心中暗暗叫了声好。
玉凤不看众人,微停了一会儿,又缓缓弹将起来。看她右手,或拨、或挑、或勾、或捻,百般技法,真是得心应手。此时乐声却是一片清平,如潮水乍停,明月初升,几人便听了出来,原来是耳熟能详的《春江花月夜》。只是开头那一段急速轮指较原曲更为激昂,潮水也不知大了多少倍,也更考验指法。
又弹了一会,众人又渐渐听出些好来,这琵琶乐声较寻常曲调更多了些层次,如江水忽急忽缓,如明月时隐时现,也不知是琵琶好还是指法妙?亦或是二者皆好?
众人正沉醉于江景月色之中,曲风又是猛的一转。抬眼一看,玉凤已将琵琶竖起,换为竖弹,曲风也从从文琵琶变成了武琵琶。张扬心中大惊,女弹琵琶多为文曲,亦有武曲,只是女子气力不足,亦无尚武之心,多为武调文弹,难免曲高和寡。
而玉凤则不然,只见她右手切切嘈嘈狂抚大弦,乐声便迸射而出,曲调则是《十面埋伏》中的‘点将’一节。众人听这声音,如置身演武场中,三军将士明盔亮甲,英姿勃勃。瞬时曲调又变为‘列阵’一节,一队队勇武矫健的将士自刘邦马前掠过,好不威风。
列阵弹完又转为‘九里山大战’,此时琵琶声已如山崩海啸,简直声动天地,屋瓦飞坠,众人犹见楚汉两军短兵相接。一时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杨云等人心中骇然,唯恐流矢乱刀误伤自己,坐在凳中一动也不敢动。
玉凤此时又是猛的一停,众人疑惑,再次举头一看,竟是左右互换,改由右手持琴,左手抚弦,曲子也从《十面埋伏》变成了《霸王卸甲》。这两支曲子演的都是楚汉两军垓下决战的情景,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玉凤左手弹将起来,竟是丝毫不弱于右手。曲子略过了前面的营鼓、升账、点将几章,直接进入‘垓下酣战’。此时玉凤左手拨若风雨,乐声如银瓶迸裂,水浆激洒而出。只闻铁骑突突之声、战马嘶鸣之声、刀枪相击之声不绝于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