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节、从文谏到起义-《杨雪舞百人百传》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1894年元月的一天,孙中山摆脱繁忙的医务工作,悄悄然地回到久违了的翠亨村。这一回,他一反以往,不去向农民宣传选种施肥、改良土壤,或是兴修水利、改革乡政。

    一直以来,他曾经在家乡不懈努力地做过这样的事情,希把家乡改造成一个富足安宁的地方,然后把在家乡这块“试验园”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可是,他碰壁了,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

    “是我的力量太小了,如果有朝廷大员能这么做,这事肯定有希望。”孙中山这么想着,自然地想起了李鸿章。

    两年前,因替朝廷工作的事,虽因李鸿章弟弟的刁难而没有结果,但此时孙中山对李鸿章还是抱有好感、充满希望。

    孙中山这次回到翠亨村,父母哥嫂都发觉他有些奇怪,他不再象往常那样田间地头,走邻访友,而是连大门都懒得走出一步,一天到晚都把自己关在一间书房里。

    就在这间书房里,孙中山思考着、书写着,写了整整十三天,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终于写成了一封给李鸿章的信。这封信虽然只有八千余字,却把他治国的四大主张都表达的淋漓尽致。信中写道:“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乃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

    写完之后望着誉写得清楚整洁的书信,孙中山长长地舒了口气。他匆匆赶回广州,给陈少白阅读修改。

    陈少白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习字、念书、文章均是同窗中的佼佼者。

    到这年六月,孙中山处理完成堆的医务事情,带了这封被后来史学家称之为《上李鸿章书》的信,与陆浩东就要北上天津。

    陆皓东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能书善画,是孙中山幼年的同学,常与孙中山谈论倾覆朝廷情事。他与孙中山情义溶洽,风雨同床,起居相共。

    1895年中旬,陆皓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他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痛斥清政府**、投降卖国: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这年11月7日,陆皓东英勇就义,被孙中山称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

    这时的郑观应,正退隐澳门,将全幅精力用于修订重写他的《易言》。孙中山闻知后,在北上天津之前,带了《上李鸿章书》,与陆皓东先赶去郑府,请郑观应赐教。

    郑观应看过《上李鸿章书》,大加赞赏,当即写信给洋务派著名人物盛宣怀,请他务必将孙中山推荐给李鸿章。

    除此之外,郑观应还把孙中山介绍给当时正在自己府上的维新派人物王韬。王韬看过《上李鸿章书》,也十分欣赏,不但为这封书信修改润饰了几句,还又给自己的朋友、在李鸿章身边管文案的罗丰绿写了介绍信,推荐孙中山。

    孙中山因为这两封推荐信,很快把《上李鸿章书》转到了李鸿章手里。办完了这事,孙中山心里非常高兴,回到广州的医药局,一边替人治病,一边满怀希望地等待着。

    他哪里知道,此时中日战争尽管爆发在即,清朝统治者却照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朝廷主流如此,李鸿章也没法去顾什么“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啦!

    在孙中山焦急的等待中,日子象一串念珠,一天天滑过去。直到四个月之后,孙中山终于明白:李鸿章是不可能采纳自己的主张,加之在这期间孙中山又亲眼目睹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就更加地愤怒了。

    “我对清朝政府,不能再抱什么幻想,靠它来振救中国,根本就是不可能!要使中国富强昌盛,首先就是要推翻这**的清政府。”孙中山这么想着,毅然放下手中的医务,来到上海,从这里乘船经日本前往檀香山。

    在茂宜岛上,已经成了檀香山巨富、被称为茂宜王的哥哥孙眉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弟弟面色凝重,便开口问道:“出了什么事吗?”

    孙中山点点头,向哥哥叙述自己给李鸿章的信,说自己对中日甲午战争、对朝廷的看法。

    “我上书李鸿章,还指望能依靠这位大清朝元辅重臣来‘倡行新政’、进行某种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之举。谁知道……现在,我对朝廷已经完全失望。有这样的朝廷在,只会使中国走向更加的衰弱。”

    “那么,你准备怎么做呢?”

    “既然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现今之策,不得不稍易以强迫,以倾覆而复更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