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职业的考虑-《杨雪舞百人百传》


    第(2/3)页

    无边的海洋,连天接地的浩瀚中,海风呼呼地嘶叫,惊涛拍浪地翻滚,这艘英国造的两千吨级庞然大物,因为有着坚硬的铁壳,却胜似闲庭信步般地乘风破浪。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憾着13岁少年孙中山的心。

    “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1896年,孙中山30岁生日,在写给友人翟理斯的信中这样地回忆他首次离乡出洋的印象。

    檀香山是美国第50个州,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八个小岛组成,距离中国东海岸约4千余公里,历史上却与远隔重洋的中国南方一隅香山县结下不解的“中国结”。

    檀香山群岛气候温和、土地肥美,非常适宜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从1852年开始,该地人就来广州招工。到了1898年,华工在檀香山群岛的人数已达高到3、7万人(香山人占80%),其中不少经过自己的顽强打拼、吃苦耐劳,象孙中山哥哥孙眉那样成了檀香山华侨巨富。

    到后来,他们大都对孙中山反清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孙中山经过二十多天的海上航行,到了檀香山,在哥哥的安排下进了当地英国教会开办的“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在这所收费很高、用英语授课的小学修读英语、历史、数学、物理、圣经等科目。

    三年后,1882年8月,16岁的孙中山以优秀的成绩在这所美国的贵族小学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

    然后,他顺利地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Oahu  College)继续学习。

    这是美国一所著名的中学,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名人,不仅有孙中山,美国的现任总统奥巴马也是从这里出来的。

    遗憾的是,孙中山在这所学校仅仅学习了不到一年,1883年7月,他便在炎炎的热风中乘坐轮船,回返中国。

    原因是孙中山在“奥阿胡学院”求学期间,受到宗教教育的感染,脑海里闪出了当一名传教士的想法。

    “去为大众布福音,带领众人走过黑暗,为世界的和平安宁而工作,是一件多美的事情。”

    老师这么对他说,孙中山非常赞同。

    可哥哥孙眉却不这么认为,他不那么相信传教士工作的意义,不希望自己的弟弟一生去做那样的事情,便毅然终止了他的学业,命他回国。

    夏威夷港口的海水清蓝,天空中的空气也非常清纯,港口虽然也有许多税吏,但一切都是照章办理,井井有序。孙中山站在甲板上,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随着轮船的长鸣声,思绪转到了故乡。

    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南端的香山县,是广东省西江、北江及东江的出口处。这里西北连接内陆,东南濒临南海,岛屿罗列,与香港隔海相望,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处。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为青少年时的孙中山  “双眼向洋看世界”  提供了条件,也为这里的穷困人家向外谋生提供了便利。

    1871年,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刚满17岁,就因家境困难被迫离乡背井,跟随亲戚飘洋过海去到美国的檀香山,开始了千万华侨辛苦的创业生涯。他先在在一家菜园里当雇工,后来又到茂宜岛垦荒,然后是一边从事农牧业一边兼营商业。

    孙眉是华侨中的幸运儿,**年后,他成为当地首富,被尊称为“茂宜王”。

    早先因为家里穷,孙中山10岁才进入村塾读书,功课照例是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以及《论语》四书五经等。他很快就背熟了,便站起来对斯文的王先生说:“请您给我讲讲意思好吗?”

    王先生摇摇头,孙中山只好去请教村里的老儒生,直到弄懂意思为止。好在这样的生活,孙中山只过了三年。富起来的哥哥,使少年的孙中山获得了外出求学的机会。结果,却因为他想做传教士,又这么回来啦。

    四千多里的海路,二十几天后便到了尽头。

    “夏威夷真的很漂亮,可是我的香山县却是更美丽。”孙中山正这么想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争吵。

    “我们已经交税了。”船主理直气壮地说。

    “没人说你没交,但我们还要验验货。”

    “刚才不是验过了?”

    “是验过了,可我们想再验一次。”

    船主还要说话,被身旁的一位长者拉住,用英语说:“给他些好处费,就不用再验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