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剑指荷兰-《辽东钉子户》


    第(1/3)页

    时光飞快,进入了崇祯六年,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除了还在不断闹腾的流寇,最令大明百姓感到神奇的就是一直居高不下的食盐价格竟然雪崩一般降了下来。

    普通的农民干活多,出汗就像是流水一样,吃的盐自然就多,平均一个人一年要十斤食盐,算起来差不多要一两银子。

    一个普通百姓,耕种一年,除去了各种税赋田租,再扣除口粮,都剩不下一两银子。那该怎么办呢,盐不能不吃,不吃盐就没力气干活,就只能从口粮上打算盘,干活的时候,吃点干的,不干活的时候就吃稀的。

    挖野菜,钓鱼,采集野果蘑菇,总而言之,一切能吃的东西都不放过。

    大吃货帝国其实也是逼出来的,根本没法子。

    就像汉唐,甚至宋朝,老百姓都吃牛羊肉,至于猪因为生长在腌臜的泥水中,都是下贱的人才吃的。而如今呢,吃猪的人越来越多,挖空心思,用各种调料祛除骚味,发明新的吃法,把内脏,猪蹄,猪肺,猪脑,全都利用起来……

    好在自从盐政改革以来,大家惊奇的发现窘迫的日子竟然好过了不少。

    在最初改革盐法的时候,食盐价格一度推高到了四钱银子一斤,甚至还有价无市。南直隶的百姓私底下大骂张恪,痛骂义州兵,各地的士绅官僚也跟着上书请愿,要求废止新法。

    可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每个县城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数百偏箱车,拉着一袋袋的食盐,在士兵的保护之下,冲进了城中。

    每逢灾年朝廷就会放粮,而如今则是放盐。

    洁白如雪,没有一丝一毫杂质的食盐,二三十文一斤,比起那些盐商足足便宜了几倍。老百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人仗着胆子买了一斤,算完了帐,捧着食盐发愣。

    “你怎么还不走?”

    “军爷,这。这就完了?”

    “废话,还让老子送你点怎么?”

    旁边的另一个士兵笑道:“你是第一个,送点就送点吧。”说着拿起铲子,铲了多半下,差不多有半斤多的模样。倒进了此人的布袋里。

    这家伙眼睛都瞪大了,突然抓起一把盐,就让嘴里塞。

    “小心齁着!”

    咳咳,没等说完,他就一阵大吐,眼泪都流出来了,却惊喜地叫道:“是食盐,真是食盐啊!”一溜烟儿往家里跑,简直高兴的疯了。

    看到他这个德行,别人非但没有笑话。相反还十分理解,果然有又便宜又好的食盐了。大家纷纷加入抢购行列,身上带的银子不够,回家又太慢了,只好碰到认识人就借钱。

    结果对方听说是买食盐,也不干了,他的钱也要买食盐啊!

    就这样,近乎倾销的手段,彻底摧毁了原有盐商的势力。

    老百姓再也不去买他们质次价高的食盐,城市市场失守之后。盐商还试图保住乡村的市场,他们勾结各地乡绅豪强,想让他们帮忙,阻止长芦的食盐进去。

    哪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张恪直接颁布命令,准许农村和偏远的山区申请代理销售的资格。

    只要交五十两到一百两不等的银子,就可以在乡村开设食盐销售点,准许最高加价一成。

    别看只是一成,要是能买几千斤,甚至上万斤。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回本,剩下的就是赚钱了,而且还能攀上大腿,傻瓜才不干呢!

    底层迅速倒戈,彻底把盐商逼上了梁山。

    有些胆子大的干脆勾结起来,收买江洋大盗,攻击运送食盐的商队。不过他们打错了算盘,不说运盐的多半都是经过训练的士兵,根本不是他们能打过的。

    即便偶然盐商实力占优势,他们也会输掉,无他,民心而已!

    当百姓们听说送盐的队伍来临,十里八乡的青壮都集中起来,拿到木棒农具,簇拥着,充当保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