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与韩槿华的长谈-《重生之灵瞳商女》
第(2/3)页
“什么?”顾安宁说出的话让韩槿华大吃一惊。
“难道不是吗?您看这颗子弹,离您和我母亲的距离都很近,而且从这两名枪手射击的距离,还有方向来判断两个人的目标有轻微的差别,从方向上来看,如果有另一枚子弹的话,今天您也同样会躺在手术台上。”顾安宁用一只笔在纸上标注了路线方向。
两名枪手,最终发射了三颗子弹另外一枚子弹因为偏离方向,应该是打在了主席台的地面上,而他们打第四枚子弹的时候,广场上的警卫部队已经迅速的反应过来,而且两名枪手所在的位置全部都是别国大使,所在的座位是在前排,所以很容易暴露目标,很快就会被抓去,而且空间有限,很有可能发生走火或者发生跳弹的情况,所以第四枚子弹,根本就来不及发出,或者发出了,但是很有可能打在了枪手自己的身上。
“我想我又要打破您的机密原则了,我很想知道,广场主席台的地面上是不是嵌进了一颗子弹,还有两名枪手是不是都有受伤,他们身上如果都有受伤,那么打在他们身上的子弹,是不是都来自于你们国家的警卫部队?我觉得还有另外一枚子弹打在的枪手自己的身上。”顾安宁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和推测。
“啊?”韩槿华被她吓了一跳,仔细的思考过后,用行动电话联络了在会议室门外的秘书,让她去核实相关的事情,给顾安宁一个答复。
“今天发生的事情,对您来说似曾相识吧!”冷不丁的顾安宁,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听到她的话,韩槿华先是一愣,然后开口说道:“没错,似曾相识,二十年前也是在今天,也是在出事的这个广场上,我的母亲被枪击身亡,那颗子弹直接打穿了她的头部,她就那样,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倒下去,再也没有醒过来,连一句话的嘱托都没有给我留下身为长女,我却不能陪伴她最后一程这是我永远的遗憾。”
“虽然提起这些事情,非常唐突,但是您不觉得这又是一场历史的重演吗?”顾安宁带着一点歉意问到。
“的确,这确实是一场历史的重演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父母出事更残酷的了,你想听一听我父母的故事吗?”
韩槿华的提议让顾安宁感到意外,她从来就不是特别轻易能在别人面前,谈及自己过去的一个人,很多人了解她,都是因为她在十几年后的那本亲笔自传自传当中,描写了她作为曾经的第一家庭的掌上明珠受到父母的疼爱,写了她充满着家庭温馨色彩的童年,充斥着刺杀和民族矛盾的青年,伴随着背叛,沧桑,悲凉的平民生活已经带着浓厚责任感的政治生涯。
她很少会在别人面前,谈及自己的心路历程因为青年时代的种种变故,她从来就不是那种能够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当然,您很少在别人的面前提起这些,我洗耳恭听。”顾安宁说道。
“我出生在民族分裂和动荡的年代,父亲呢,是一位政治家,在漫长的战争之后,父亲被新生的党派推选为党首参加了元首选举,并且获得了成功,而年幼的我也成为了国家的第一女儿,因为当时,我们的国家并不十分稳定,所以父亲的改革和增长经济的措施,获得了民众的好评,虽然当时并没有规定元首终身制,但父亲还是做了十五年的元首,连任两次,我做了十年的的第一女儿。”
“父母很疼爱我,对我的要求也很高,我在国内以首席毕业生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之后,虽然当时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是特别的充裕,外汇只花在科学国防等一系列重大的事情上,但为了对我的,首席毕业生的成绩做出奖励,父亲破格允许我前往国外留学,这是送给我的一名成绩的礼物。”
“在父亲即将开始,第三届任期的时候母亲遭到了刺杀,父亲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国外留学的我匆匆回国,因为父亲又不想续弦,而国外有女儿,甚至是儿媳代行第一夫人的先例,所以,父亲让我来代行第一夫人的职责,就这样,我以长女的身份代行了第一夫人的部分职责,在国际的外交舞台上以国家女主人的身份活跃了四年之久,在这四年中,父亲发现我有做政治家的潜质,但是他并不想让我用别样的方式,活跃在政治圈里,他觉得,我做做慈善,接待一下外宾,出席一下军校的士官毕业典礼,这就够了。”
“也就没有刻意的对我进行培养,但是几年之后同样是一声枪响,父亲被他的下属刺杀,死去了,而我也不得不离开元首府,重新做回平民,政变成功了,那些人对了,表明自己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才发动的这场政变,杀死我父亲,他们肆无忌惮的污蔑我父亲的功绩,利用父亲曾经的军方背景大做文章。我也被他们软禁,那个时候国民能根本就不知真相,对父亲的叛离讨伐以及降格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本来嘛,人走茶凉,我也懂这个道理,可是他们肆无忌惮的污蔑父亲的一切,甚至子虚乌有编造出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事情,作为长女,我很愤怒,但是无能为力从那个时候,我就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叛离感,我曾经发誓,我这一生再也不会踏进政界我这一生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如果让我再过一次那样的生活,我宁愿死去,谁都不知道我在那段日子里,过的是有多么痛苦,多么的无奈。”这个时候的韩槿华完全就不像是一个政治家,她沉浸在自己的过去里。
顾安宁曾经看过她的自传,也能够因为曾经的遭遇,站在她的立场上,努力的去感知她的内心,母亲的意外死去,改变了她的梦想,中断了她美好的生活,大学时代她为了不增加安保负担,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在大学收获美好的爱情,代行第一夫人的职责后,她每天十分忙碌,忙到根本就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个人生活。
父亲死后,人们视她如病毒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当然也不会有人去和她交往,而她也因为社会的背叛封闭了自己,其实动荡而分裂的年代,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曾经有过军方的背景,他们也许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也许是优秀的指挥官,他们捍卫了自己的国土,守护了自己的国民,在和平年代因为众望所归,成为了最高领导人。
这在很多国家其实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当处于下风的时候,就连这种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成为了一大污点,仿佛出身于军方是一件多么见不得人,多么可耻的事情,曾经对自己毕恭毕敬的父亲的下属们,带头去污蔑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冷眼相待,甚至是诋毁,从国国权力的最高处跌落,她比任何人都看清了世间的冷暖。
曾经,人人都对她尊敬,但是一旦父亲倒台,一旦她的靠山倒台,所有人都会瞬间转变脸色,形势在一夕之间就有了反转。从第一家庭的掌上明珠,第一夫人,沦落为一个家庭二十几岁的女家长,变成人人可欺的国民孤儿,她带着弟弟妹妹艰难的生活,痛苦的求生。
她所经历的内心反差也是巨大的,后来她曾经在自己的自传中这样写过:“没有什么比背叛更令人恶心的了,权利是一把刀,当处在权利中心的时候,这把刀也就越锋利,轻轻一动就会伤及他人。”曾经,这是她的母亲健在的时候,对于女儿的忠告,更是她落难的时候自己的亲身体会。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父亲肯再娶一位妻子,我是不是也能够放下当年的重担,开始我自己的生活,但是父亲没有这么做,母亲对他来说,是唯一不可替代的终身的伴侣。”
沉默了一会儿,韩槿华将话题转到了她的父母身上,的确,如果她的父亲肯再娶一位妻子,那么她就不需要取代行第一夫人的职责,四年的时间,足够她谈恋爱,成家,甚至有孩子,足够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她的父亲没有这么做。
后来有一位著名的记者为韩槿华写了一本书,当中就记载了一件事情,在韩槿华母亲去世之后他父亲身边的官员曾经这样劝说过他们的上级:“夫人已经走了一段时间,阁下也应该再娶一位妻子了。”不止一位高级幕僚这样劝过她的父亲。但她的父亲回答说:“槿华还没有嫁人,我怎么可以再娶?”似乎是要先送女儿出嫁,才能放心的再娶一位妻子。
但是顾安宁再后来综合的一些事情之后认为,当时正是k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作为女儿的韩槿华,作为代行了第一夫人的职责的韩槿华,绝对不可能放下繁重的公务不管,去规划自己的个人生活,她也不可能抛下自己的父亲,一走了之,所以当父亲要求她嫁人的时候,她坚决的表示不要嫁人。就这样,造成了戏剧性的结果,她的父亲没有再娶,也没有亲手送女儿出嫁。
其实她父亲没有再娶,女儿没有出嫁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于亡妻的极大的忠诚,韩槿华在自己的自传中这样回忆她那对不平凡的父母:“母亲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外祖父当地最大的富户,是当地第一位拥有汽车的人,母亲从小接受了严格的礼仪教育,并且取得了较高的学历,而且考上了大学,只是因为外祖父,思想有些保守,并不赞成女性取得太高的学历,所以才没有,让母亲去上大学。”
“母亲到婚嫁之年的时候,正值战争,当时父亲只是一个贫穷的小军,官两人在堂舅的介绍下认识,并且最终母亲不顾外祖父的强烈反对与父亲结为伉俪,当时的父亲,穷的连一间房子都没有,可是母亲还是愿意,跟随父亲,没有任何怨言。父亲一直都对母亲当时能够跟随他这样一位薪资微薄,而且随时都要归队参战的的军人,十分感激,生性木纳的父亲甚至给母亲写了很多情诗,父亲和母亲一直都极为恩爱,母亲死后,父亲很自责,因为根据情报部门事后的调查,那次行刺的目标只是父亲,而母亲根本就是无辜受过,无辜惨死。”可见对于妻子的忠诚,感激,以及极大的愧疚感,才是她的父亲不愿意再娶的真正原因,也许在他的心里,妻子永远是无可替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