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决心投靠-《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只要求强者一方罢手即可!”李彦道,“六国之亡原因,虽众说纷纭,但若是秦国不争霸,不动兵戈,会有而后的大秦?两人相争,若是强者罢手,弱者还敢上前自取其辱?”

    康中正与刘苑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怔,又见李彦笑着站了起来,踱步到门边,便也跟着立起,垂手恭立,等候李彦的训话。

    “就拿当下的例子,宁王上有皇上,下有朝廷百官,权威之盛,无人敢仰其鼻息。然而在下看来,宁王不过是个没有牙齿的老虎罢了,相貌凶狠,却咬不了人,吼声响亮,也不过徒有虚表。是以,先是扬州,后是并州,再又惠州,几次三番的驱使,在下尽皆俯首,宁王又能奈我何?”

    李彦说着,微微冷笑:“如今,皇上更是不堪宁王专横,倒戈相向,宁王唯一的屏障都没有了,他凭什么立足于朝廷?君不见,昨日黄昏,万官匆匆忙忙而去,又垂首丧气而回?宁王生气是必然的,但生气又能怎么样,手中无兵无将,京城外州,更不得百姓之心,除了在家里发脾气,宁王的生气还能带来什么,他又敢做什么?相安无事也就罢了,不然只有自取其辱。”

    康中正与刘苑听言,皆骇然不能言,呆呆地看着李彦的背影,似乎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李彦竟能如此嚣张,凭的是什么,这让他们越来越是好奇,当然还有惊喜。

    原本二人也不过是猜测,到底是能抗住宁王雷霆之怒的人,没有深厚的背景,便一定有卓越的能力,却没想到李彦高傲如此。

    “怪不得宁王在大张旗鼓之时,李彦还能安安心心地过生辰,原来胜负早已分明。在李彦眼里,宁王不过一个跳梁小丑,一个随时都可利用的上升跳板。哎——”康中正如此想着,发现人比人气死人,在外人眼里风光无限的宁王,竟是如此的可悲,不禁暗暗叹息。

    “是!”两人长跪道,这算是正式加入了。

    李彦转身,忙将两人扶起,笑道:“不必拘礼,都坐下说话。”

    待三人坐定,李彦又道:“在下不过作个例子,今日相会,且不论国事,但谈风月。听闻康公子曾邀一帮好友,组建了个桃花社,其中必然有不少大作,不妨拿出来一起分享一二?”

    康中正听了心内震动,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没想到李彦连这个都知道了,可见其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对其刚才的话更是深信不疑。

    康中正确实秘密组建一个桃花社,确是组建帮派,结党关照,好为后来的仕途打下基础,其中讨论的内容,却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不是国事民生,便是当今形势。

    既然李彦知道这个名目,康中正相信他也一定知道了其中不少内情,至于不说出实情,必然是不想告诉刘苑,以免引起他的猜疑,毕竟刘苑当时还是个不学无术之人,诗词一窍不通。

    “大人见笑了,不过一些娱乐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康中正掩饰道。

    刘苑笑道:“康兄且莫推辞,大人既然开口,说出一二来,大家参详参详。”

    “正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也不是正经做诗词的人,内行看门道,我们外行看看热闹也好。”李彦也劝道。

    康中正违逆不过,只得道:“那小人就献丑了!”

    康中正本也是个极好附庸风雅之辈,平时都有做诗填词的习惯,此时顺手拈来,倒也便宜。一个刘苑学诗不久,单单听着结构严整,便已赞叹,一个李彦,心思根本不在诗词之上,更是开口闭口夸奖。

    如此谈风论月,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快三人便无话不谈。谈风论月,也最能消磨时光,瞬间便已午饭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