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机会-《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密信并不常,删去客气与拍马屁的话,删去称呼,删去日期,删去决心,不过十来个字,因此从第一个人手中一直到最后一个,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官员们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这么机密的文件,竟然这么轻而易举地便拿出来给他们看了,这在以前,任何一个上官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接着又是兴奋,这不正说明了宁王对他们的信任吗?也就是说,在座的无一不是宁王的心腹。

    “各位意下如何?”宁王在众人看信的时候,并没有闲着,而是仔细思索着,此时开口的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答案。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公开来,因为他想听听下面的人怎么说,说不定还有比自己所想的更好的方法。

    “以下官之见,将惠州之事朝议。此时左相正在惠州,数名官员丢失官印,发生如此大的事情,左相即便没有过失,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到时候无论事情是否有结果,结果是好是坏,对于左相来说,名誉受损是必定的。更何况如严溪所言,此事必定与左相脱不了干系,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说话的首先是刑部侍郎吴俣。

    宁王立马点头,吴俣这招不谓不狠,让人防不胜防。不过宁王并没有定论,他相信还有更多更好的意见,集思广益这才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下官以为吴大人之见,美则美矣,不过尚有不足之处。如此一开始就等于是放弃了惠州刺史严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说,气势上先输给了左相。”这时候刚刚上任的右相开口了,他说话的时候开始是看着吴俣的,眼见对方脸色越来越难看,心里却莫名的欢喜,不过他没有忘记今天的主角,因此说到自己的意见时,转向了宁王,低头拱手道:

    “王爷对之严溪,一方面安抚为主,只要他提的要求不算过分,尽可能地答应,让他与李彦相互牵扯,拖延李彦进京的时间,而另一方面又不可留下任何的痕迹,为及时抽身做准备。而在严溪出于被动之时,吴大人之见可以作为备用方案,定可保万无一失。”

    其他官员也都拈须点头称是,宁王微笑道:“不错,正合本王之意!”

    宁王这句话有多少真实成分,并没有人知道,其实宁王自己的想法只是以不变应万变,等吴俣与右相讲过之后,自然不好拿出来献丑。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右相去办了!”宁王道。

    “谢王爷!”从一个员外郎,几月时间鱼跃龙门成了宰相,康良知道肯定有许多人不服气,甚至猜疑他与宁王有什么裙带关系,或者他给了宁王什么天大的好处。

    康良没有立刻回应,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言多必失,不如低调做人,但他也没有放弃,他在等待与寻找机会,只需要一次,利用铁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狠狠地抽那些猜忌他的人一个耳光。

    这也是为什么他今日表现的如此积极,甚至一点面子都不给吴俣,他需要的就是这种痛快淋漓的感觉,而吴俣不幸地成为了第一个祭旗之人。

    ………

    而这些远在惠州的严溪,肯定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也没有那么多闲暇的时间猜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