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八、应对-《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众人听了严溪的议论,哄然大笑。
“听外人议论,还以为他有三头六臂,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确实,程咬金的三板斧使完,便黔驴技穷了。”
“不错不错,可惜我等错过当时宰相的表情,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这么说着,又都大笑起来,显得十分轻松。
“这主要是多亏了刺史大人的谨慎,才能将一个个危机消除…”
“是是是,不然就我们,只怕早已成了宰相的阶下囚了。”
“………”
说完了李彦,又都开始拍起了严溪的马屁,一时间严府内臭气熏天,就是站在门外望风的两个侍卫也差点吐出来。不过严溪却很享受,不是为了顾及颜面,差点舒舒服服地躺下睡一觉。
感觉差不多了,严溪终于按了一下手,道:“虽然我们之前一直做得很谨慎,但是只要宰相大人还在惠州一天,我们就不能够掉以轻心。”
“是!”谁都知道,这是严溪开场白的习惯,先总体概括叙述,然后一点点将每个步骤讲清楚,甚至能够具体安排到个人要完成的任务。
这种超常的大局观与对细节的把握,是谁也学不来的。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多年来,严溪从未犯过任何错误。即便有人偶然失误,严溪也能当机立断,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样。
也正是这种无往不利的气势,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站在他的周围,甚至愿意为他付出生命。可以说严溪的存在,已不仅仅是一种利益的合作,还有一些崇拜与信念。这便是刘啸云不如他的地方。
“宰相大人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既然有心寻我们的错处,便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现在无论是否是布政使上的奏折,都已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也不必揪着这件事情不放,安下心来做事便是!这是其一!”严溪说话的时候脸色总是阴沉沉的,稍微低下看着地面,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只见他伸出一根手指,又继续道:“其二,无论漕运、盐贾、铁矿、造钱、茶叶、绸缎…一切生意都必须停下来…”
“可是,刺史大人,扬州来的两个大豪,已经到了惠州,不知如何是好?”丁孝强心内惴惴不安,本来他打算第一时间就告诉严溪的,可是一连几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以至于他都忘记了,现在听严溪提起“茶叶”,这才想起。
“嗯!”严溪并没有责怪丁孝强,这个时候最要紧的是团结一心,至于其他的,秋后算账就是。
严溪想了片刻,道:“派人通知他们离开…”
“是!”丁孝强心想:这个时候惠州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让李彦盯着,只怕要送人离开,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可也知道,严溪从来说一不二,丁孝强也只得自显神通。
“其三,蝗灾之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让宰相大人闲下来,大家有多少卷宗还不完善的,可以多多请教,有什么关于吏治民生的建议,可以多多地提,既然宰相大人是个脚踏实地的人,我们就应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是!”众人见严溪有些倦意,也没再打搅,便安静地退了出去。
………
渐渐地夜幕降临,严府内变得静悄悄的,里外伺候的除了几个扫地的白发妇人,便只有两个佝偻的老头,看样子也都有年过花甲了,耳聋眼瞎的,都做不了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