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昺亲王又叹息一声,温言道:“再不可如此任性了,父子无隔夜之仇,为父当年太过苛厉,儿千万不要放在心上。以后凡有事,当面说清楚便可。在你眼里,为父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吗?”说着自己先笑了。
刘圩点点头,又忙摇头,却哽咽地说不出话了。石左骤见昺亲王温情的一面,虽有七分感慨,却又三分奇怪,因为他再了解昺亲王不过,知道他肯定有所目的,却不知目的什么。
待刘圩退下,昺亲王脸色瞬间凝结,冷冷地看着门外,石左虽身披重铠,依旧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冷。
“石左,你可知道本王的心意?”昺亲王冷冷道。
石左淡淡道:“不知!”
昺亲王“哼”了一声,道:“散播出去,我儿昨日医圣入梦,病情突然好转,才华文章,竟比先前好了百倍,据说是汉文帝见我儿聪慧,竟摄取了他的魂魄,带他巡游天界四方,以至于痴呆。”
石左听言,道:“知道了!”
昺亲王突然一笑,看着石左,道:“你知道什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石左平平答道。
“哈哈知我者石左也!”也只有石左敢在昺亲王面前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同样离经叛道的昺亲王才能接受石左的言辞。
石左拱手而已,便告辞出门。他哪里知道昺亲王的意图,不过凭着他对昺亲王的了解瞎猜的罢了。如果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那么昺亲王必定是最领头的一个。
次日,昺亲王特意请来了皇宫的张神医来,经过两个多时辰的治疗,刘圩终于健健康康正正常常地走出了房门,站在了众人面前。举府欢庆!最为高兴当书刘圩之母惠王妃,又是拉着刘圩叩谢菩萨佛祖,又是到寺庙中去还愿。刘圩虽然不愿意,终因心内惭愧,又见母亲难得高兴,不忍拂意,便事事迁就惠王妃。
刘圩病愈的消息不胫而走,加上石左散布的谣言,市井之中更是越说越玄。昺亲王更是大张旗鼓大摆筵席,百官蜂拥朝贺,睿亲王自然到场,然而孝仁帝也去凑了份热闹。明眼的人心思开始活动了,而原本想往睿亲王阵营跳的人也放慢了脚步,另外散布在京城的江彬之间,叩响了昺亲王的大门。
睿亲王府!
睿亲王心情不是很好,他沿着花园已经走了十几个来回了,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丫鬟小厮都远远的立着,虽然夫人在前厅已摆下饭,并派人来催了,但谁也不敢向前,忤了夫人,不过一顿打,逆了睿亲王这个煞神,便只有死路一条,甚至需要上下三代陪葬。
“哼!什么医圣,什么汉文帝,全都是屁话就知道装,老子是如此,儿子也是如此,世世代代都是一个德行我呸这个时候才冒出头来,不嫌晚了么?我儿子已经是太子了,只要熬过了这一年,便是皇上,老子等刘询翘辫子了,便是堂堂正正的太上皇。你刘谕拿什么跟我争,有什么资格跟我争”睿亲王一路走着,一路腹中嘀咕。若是地下的丫鬟小厮知道原本道貌岸然、温文尔雅、高高在上的王爷,竟能想出如此一番粗话来,肯定会当场绝倒。
睿亲王骂过瘾了,也开始思索其中的危机,毕竟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其中变数,谁也不说不好。正苦思无计时,早听见昺亲王爽朗的笑声,蓦然惊奇抬头,却见底下丫鬟小厮皆噤若寒蝉,低头颤抖,自思脸上的表情一定不好,忙平复心思。
“三弟,又在园子内画圈圈呢?”昺亲王人未到,笑声先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