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一鸣惊人-《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惠州刺史终威何在?”众人正自心凉,孝仁帝又开始点名了。

    “臣臣在!”惠州太守可以说是从人群中滚出来的,因为他实在太胖了,脚短衣长,肚大腰圆,像个肉球一样。只见他跪下后,尽力挤出笑来,见孝仁帝皱了皱眉头,道:“皇上,臣喝水就发胖,天生如此,望皇上恕罪,恕罪!”

    一席话,说得群臣既觉好笑又觉可悲。

    “终爱卿身有痼疾,然朕忙于国事,不曾下问,朕之过也,今张御医在此,或能解爱卿之忧。”孝仁帝话完,众人皆是一怔。

    惠州刺史更是泪流满面:“谢皇上恩典!”

    然张御医下殿时,陈恪却又怔住了,继而心寒胆裂,因为皇上口中的“张御医”就是在江州与陈家交好的“张神医”,可以有第一个“张神医”就可以有第二个“张神医”,皇上到底在江州撒了多少鱼,也只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张御医当初帮惠州刺史把完脉,观脸色看舌苔,便拱手对孝仁帝道:“皇上,终大人之病虽久,然根治不难!”

    惠州刺史还没等皇上开口,便开言笑道:“谢皇上,谢张御医!”

    孝仁帝也跟着笑了起来:“哈哈哈,朕现在才明白,惠州百姓为何不拜观音拜弥勒,原来他们拜的是这个百姓之伞——终威啊!朕还记得弥勒两旁对联写道,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古笑今笑天下可笑之人,此时此刻的终爱卿不正是如此?!”说完自己先笑了,群臣也跟着笑了起来。

    “谢皇上!”惠州刺史此时却有些羞赧,磕头谢恩毕,退回正班。

    刘谕刘谨不禁对望一眼,原来两个州的刺史不属于他们任何一个阵营,是以没有多加阻拦,况且孝仁帝已掌握了十足的证据,势在必得,即便贸然上言,也只怕是自讨没趣,无功而返。朝会还没有结束,两人心内疑惑,却怎么也猜不出孝仁帝这是唱得哪一出,后面还有什么招数。

    “枢密副使吴浚何在?”孝仁帝点完名,停了一下,又道:“陈爱卿之子陈恪”

    话虽有先后,然出班两人却同时应道:“臣在!”

    “昨天接到边关急报,陈爱卿操劳过度,已为国捐躯!”孝仁帝说着忍不住悲咽,语塞声歇,须臾才道,“节哀顺变”

    陈恪听言,大叫一声,晕死过去。在场的没有一个出班相扶,个个冷眼旁观,幸灾乐祸者比比皆是。陈恪倒在身侧,吴浚不得已,勉为其难,单手扶持。

    “朕昨夜已与二相商议停当,枢密副使吴爱卿德才兼备,勇武有嘉,特加封关内路节度使,领剑云关及该路各州厢军之权,众卿以为如何?”孝仁帝面色虽和,语气却生硬,寒冷。

    外面侍卫听了,个个剑出鞘戈横摆,豁然叮当,寒气逼人,一个个对着殿中大臣虎视眈眈。

    何常在和刘本俱是一怔,孝仁帝什么时候找过他们谈话,对望一眼,俱是摇头。很明显,这是孝仁帝一个人唱的独角戏。

    刘谕刘谨先前听闻陈天海已死,兴奋不已,终觉守得云开见月明,可以手伸兵权了,谁知孝仁帝招呼不打一声,就把他们给忽略了。正要争论,却听到外面兵器声响,心内咯噔一声,到嘴的话又咽了下去,瞧着阵势,看来孝仁帝并没打算听不同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