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风水学的流派-《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3、形法派。形法指的是在形象化派的基础上展开的峦头中的一些法则,主要是论述形象与穴场配合的法则。例如有一条道路与穴场对冲,在形法派中称为“一箭穿心“。
.
.总之看形象的,离不开山体(峦头):看山体的,也脱离不了形象和形法。在中国很多山势高崇的地方,由于其山势影响大,很多风水师都重视山势形象与峦头。
.
.二、理气派又称屋宅派或三元理气派。由于理气派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星象、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几乎所有五术的理论观点都纳入其立论原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风水学说。正因为理气派过于繁杂,才分出许多小的门派,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学习风水学的人要特别注意选择,否则不但学不到东西,还可能做出凶祸的风水来。
.
.下面笔者对部份门派的理论作一些介绍,这不但有助于初学者选择,同时对已经学习风水的人也会有所帮助。
.
.1、八宅派。八宅派综合起来只有两点:一是将坐山配游星论吉凶。所谓游星就是:伏位、天医、生气、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绝命、祸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据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别将此游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则吉,配凶则凶。二是根据住宅八卦坐山,分为东四宅与西四宅,然后与人命结合,即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论吉凶。一般来说,八宅派计算命卦都是以年支为准。换句话说,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别相同他们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对他们的风水布局也是相同的。那么一年之中出生有几百万人,按照八宅派风水观点来论,他们都在一个共同点上。因此,八宅派的风水理论过于简单粗略。特别是东西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观点更是粗陋不堪,难以准确。希望学习风水的读者千万不要照搬不误。但以游星论吉凶,在放门路或在室内布局与玄空飞星配合起来可有参考价值。具体用法笔者在后面再做论述。
.
.2、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飞星进行风水布局,配合装饰颜色等,对各类阳宅的室内装璜以及风水调整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3、三合派与二十四山头派。以山水为主,将廿四山与坐宅配山论生克关系,所谓坐宅山,实际上是指坐宅在罗盘上的五行与宅外山峰或各个建筑物之间构成的五行生克关系。配水则以十二长生位来论吉凶。十二长生就是命理学中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来去论吉凶,主要是用于阴宅。但在三合派中向上配水与十二长生存在阴阳混杂之象,运用起来往往会有偏差。所以笔者提醒学风水的易友,看图识风水:古代地图风水意境
作者:朱竞梅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地图,在今天看来,多是作为询途问路的指南,因为它是非常翔实的,对地物的绝对和相对位置有很高的忠实度。不过中国古地图就不尽然了,许多地图不够精确,只是用写意的手法描绘一个大致位置。但是就是这种写意,却将中国古代城市的地理格局完好地保存下来,使我们今天透过古地图还能见到古代城市营造布局中的风水思想。
《尚书》记载,公元前1125年,周成王想将都城由丰京迁到洛邑,便派周公先到洛邑占卜和踏勘,选定城址。周公卜于黄河北黎水上(今河南浚县东北),不吉;便卜涧水东、水西,惟近洛邑有吉兆;又卜水东,也惟洛邑有吉兆。于是绘制地图呈献给周成王,并以此为依据筑周城和王城。这幅地图后来被尊为《洛邑图》,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城市地图,现已亡佚。由此可见,古代选定城址和设计城市,是要占卜也就是看风水的,占卜所得而绘制的地图,必定要反映有关这个城市的风水思想。于是,当古城旧貌今难寻时,珍稀的古地图却能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城市的风水表现。
老昆明
三面湖光抱城廓 四面山势锁烟霞
根据风水的理论,城市的选址和营造最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吉祥安全的地方。这个吉祥安全的评价标准,包含了对地形、水流和方位的要求。地形,多是选择马蹄形的隐蔽地形,以马蹄形的山丘为靠背,前能临水,而且要寻找最吉祥的地点——风水穴来落址。风水穴一般位于山脊当中主山峰的山脚下。在所有环绕风水穴的山体中,被称作“四神砂”的最为重要,它们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及玄武,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至于水,吉祥地本身必须是干燥的,但距其不远处应有曲折环抱的水流淌。方位,一般来说是向阳方向,朝南最佳。那么在古地图里这些风水原则是不是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呢?
我曾多年研究古地图,在泛黄的旧纸堆里揣摩古人的心思。在清代《云南府志》中有一幅《云南府属舆地总图》,这幅图描绘的是当时云南府城所在地,也就是现在昆明市老城区范围,从中能否看出古代昆明城的风水大势呢?
这是一幅比较粗略的景观地图。雉堞状符号绘制的城墙,把古老的昆明城围合成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封闭空间。城外群山环绕,河水蜿蜒。在城南,浩瀚的滇池交汇融合,形成外环的封闭空间。果然是风水选址注重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坐北朝南之宝地:北边有山(俗称长虫山),来势若鸾停鹄立,它就是昆明的主山。此山向南逐级而下,依次为商山、螺峰山、五华山、祖遍山,如玄武垂首,包容有情,端丽尊贵,安泰吉祥,昆明城就建在它最为关照的明堂点穴之位。至此,我们已经窥见当年城市选址营造的匠心之始。东边,由北向南是鹦鹉山、金马山等峰峦重叠,逶迤绵亘,如长龙蜿蜒游动,环抱明堂,此乃青龙。西边,由北向南是妙高山、玉案山(就是现在有名的棋盘山)、进耳山(也被称作笔架山)、碧鸡山、太华山、罗汉山等,连峰度脉暗藏深壑,秀峻挺拔苍崖万丈。南边,滇池水满盈野,荻苇蔽天,绿杨铺岸,渔火隐隐,江空月明,与北、东、西三面群山、重重朝案形成绝妙对景,此乃天造地设之佳境!难怪诸多文杰瞻峦嘘唏,赞颂昆明“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势锁烟霞。滇池岸边浑如锦,春城四季满鲜花”。
除此之外,风水中还有一个对于城市或区域至关重要的概念——水口,在这幅图中有没有体现呢?让我们来看其山水格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