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投资一个亿修建铁道,不代表朝廷能真金白银的拿出一个亿。 一个亿的流水,和一个亿的现金是不同的。 “铁道工程部拆分的提议,听说你很支持啊。” 朱高炽笑道。 徐宁听到朱高炽的笑言,重新离开椅子站起身,认真的说道:“铁道工程部的规模和体量,的确应当拆分了,而且目前的规模,铁道工程部的体系,已经无法适应。” 朱高炽明白徐宁的意思。 拆分铁道工程部,朝廷早就有了争议。 铁道工程部正式铁道工人的数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哪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的各种铁路工人总数也才二十三万之多。大明的铁路工人,不但是其五倍多,而且年龄结构也趋于合理化。 虽然大明铁路工人文盲人数多,教育程度较低,但是铁道工人的年龄段有优势,根据工作种类多种多样,铁路工人的管理部门、工作场所、技术程度和雇用性质,可以把他们分为不同的类别。 不过与那时候的政府一样,铁道工人同样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但只限于大明铁道工程总部正式工人。 但是呢。 大明疆域太大了。 特别是边疆地区环境,铁路工人在工作中有诸多风险,会遇到行车事变、盗匪抢劫的横行,破坏铁轨的敌对势力,和铁路施工中的风险。 铁道工程部和铁道运营集团,将会获得一定的武力放权。 见徐宁的确是真心实意,朱高炽很满意,把内阁商量出来的,拆分铁道工程部的章程,让人递给了徐宁。 徐宁打开一看。 章程的规划里,铁道工人的数量,将会在两年内,扩充到一百五十万人,五年内达到两百万人。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分成三大铁道工程部。 国内的铁道工程部,西部七省的铁道工程部,南洋的铁道工程部。 国内的铁道工程部,以当下的铁道工程部为主要构架,西部七省的铁道工程部,以撒马尔罕与亦力把里行省为主要区域,南洋的铁道工程部,则以交趾为主,延伸至老挝、计划通过二十年,修通一条横向的铁道。 钱从何来? 徐宁露出疑问的眼神。 钱不值钱,钱背后的支撑才是一切。 徐宁懂这个道理,太子殿下在北平就已经提出了这个理论,二十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可正如太子殿下所言,万事有度啊。 徐宁不认为大明当下,有这样的能力。 特别是在西部不稳,南洋也有不稳的环境下,甚至倭国仍然小小规模的战争,虽然在大明的插手下,目前没有扩大的态势。 国家太大了。 每每动兵,牵扯太多。 是啊。 钱从哪里来。 朱高炽望向了案台上一份呆着的报告。 报告里阐述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虽然文字描述的不同,可是却与后世的国内学者提出的不谋而合,有些共通之处。 —— 洪武二十五年。 朱高炽在北平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并不是一个口号。 什么叫以人为本呢。 尊重老百姓。 不把老百姓当草芥。 草芥是什么意思呢,草芥指路边干枯的小草,枯草的一段,古人用来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可以随意的踩踏和抛弃。 永乐九年。 二十年的时光眨眼而过,第二十一个年头。 乡里的社学,县学已经放暑假。 年少的学生们,回到了老家,农忙时节,孩子们辛苦的在田地里干活。 夏日炎炎。 北方大地上的农业机器已经普及,除了部分的仍然守着家里田亩的小户之外,他们还在使用传统的农耕方式,无法具备使用农机的经济条件。 南方的大地上,同样在兴起农业机器,可是因为种植环境的区别,大部分的地方上,也仍然使用人力,不过呢,大型镰刀的农具的价格,让不少的农户可以承担。 才半个月的时间,孩子们晒黑了,掉了几层皮。 不过呢。 每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是个丰年啊。 各所工人子弟学校。 学校的牌坊上,张贴了方框的图案,每块方框上,写了班级的名称,师生们挤满了周边,寻找自己班级的名字,看看安排在哪个地方。 参与社会活动不是口号。 读书不是享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