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海外的扩张-《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李暹最早出使过西域,后来又出使过金帐汗国,也就是钦察之地,如今又要去往海外,是大明行走里程最远的一批官员。

    见多识广的李暹,对待陪同的商人很和气。

    双方还下了几盘棋。

    通过与商人的交谈,李暹加深了一些海外商人们的想法和需求,双方的关系也得到了提升,商人还得到了李暹的承诺,邀请商人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去登门拜访他。

    大明沿海船只密集。

    原材料成为了最大宗的货物,寒冷的气候时,甚至有专门往南运输冰块的船只,为南方各地的冰窖冰库提供廉价的冰块。

    三三两两的海军船只,散布在大明沿海一带,维持海岸线的安宁。

    随着大明对高丽、倭国、琉球等国的控制力加强,有力杜绝了海盗兴起的土壤,十万海军的规模,其中高达五万用在沿海。

    海燕追逐船只。

    特别是蒸汽机商船。

    虽然商船的目的地是琉球王国,可大明在海域上的大小岛设立了灯塔,并且留守了守岛人,船只通过各岛的灯塔确认航线,还可以遇到极端天气时,通过海岛来躲避风浪。

    商船在久米岛和当地的岛民进行了贸易,然后沿着群岛出发,又在渡名喜岛停留了一日,外地岛等群岛,然后才抵达归仁城。

    李暹和商队告别。

    商队在归仁城会停留五日,五日后则会去往名护城,恩纳城,进入中山王国的沿海,一直绕岛航行完后,也会从当地采购一些土特产。

    归仁城的军需补给,也有一部分通过商船运来,采取了太祖皇帝创造的开中法的方式。

    李暹和随行的官吏们带来了文书和宝册,以及印章等物,还有商行的证明,所以归仁城港口的管理人员们,很快派人去告知。

    “对不住了。”

    杨文得知来人的身份,立刻猜到是朝廷派了解决当地纠纷的特使,连忙亲自去迎接,见到了对方后,热情的说道。

    “以前就有人冒充朝廷官员的身份捞取利益,所以才有刚才的事情。”

    杨文解释了一番。

    李暹没有在意。

    双方客套一番,一起进入了归仁城。

    归仁城已经是当地汉人的主要居住点,除了驻守士兵外,还有驻守士兵把当地家人迁移到城中居住,士兵们自己出钱修建的房屋。

    除了当地的人口,还有诞生的服务行业,例如提供士兵们喝酒的酒铺,茶楼等等。归仁城的常住人口已经有五万多人,是山北王国除了都城外,人口最多的城池。

    当地的建筑有着不少本地特色。

    妇人们编制着竹筐等器具,还有用泥巴制造的陶器正在屋外晒干。

    土房占了多数。

    “老国王死了?”

    李暹大惊。

    杨文遗憾的说道:“虽然接回了中山王国的国王,可是身体一直不太好,本地又缺少医药,上个月已经病逝了。”

    李暹沉吟了起来。

    他分不清到底是真的因病而亡,还是其他的原因。

    “老夫保证,的确是病死的。”

    杨文猜到了对方的想法,认真的说道。

    “杨总兵认为接下来,如何对待中山王国,新的国王,朝廷要不要给予认可?”

    李暹试探的问道。

    “尚忠此人野心不小,并不符合朝廷的预期,老国王死了,但是他的孩子还在,并且就在归仁城,目前才十三岁。”

    杨文隐晦的说道。

    听到这里,李暹没有了疑虑。

    朝廷方面也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中山王国的国王是大明册封的,不可能地方说换就换,把朝廷放在哪里,更不可能支持尚忠这种造反抢夺王位的。

    因为这些靠着自身实力作乱上位的,必然比前者实力更强,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其次。

    大家有样学样,会导致大明在外部的制衡失去了作用。

    “所以归仁城是支持原国王的王子?”

    李暹问道。

    “一切听候朝廷的安排。”

    杨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如此说道。

    见状。

    李暹也不再试探了。

    不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