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般的船只,普通的帆船已经足够使用。 所以每一艘蒸汽机轮船都格外的巨大,属于大海上的庞然大物。 “不可思议。” 渤尼国的国王,抵达上海县的那天起,他们就已经震撼的无以复加,每个人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国王的决定真的是太英明了。 “如此巨大的船只,无风也可以航行,犹如神迹。” 通译们听到对方官员的话,脸上也忍不住露出自豪。 上海的码头,已经是大明最繁华的码头,贸易运输量最大的,没有之一,连现在广东沿海地区也无法追上,虽然这些年海外贸易的兴起,带动了广东地区的海贸发展,可上海两海交汇的地理条件,实在是无法比拟。 被捆绑成大包大包的商品,即将运输船上的,被堆满了码头上临时仓库上,露天堆积的如山丘一般。 各色的仓库,也在通过铁轨运输商品。 如此的景象,看得麻那惹加那乃目瞪口呆,这么多的商品,都被谁买走了?哪个国家能有如此大的市场,他们渤尼国是不行的。 “当当当。” 钟楼的声音响起。 他们跟着声音望去,原来不是灯塔,而是钟楼。 码头两旁的高楼大厦,还有使用的蒸汽机货车,乃至内部铁轨上行驶的蒸汽机车头,以及仍然使用牲畜的车辆,承托的此地如此的繁华。 “这是上国气象,我等下国远不能比。” 麻那惹加那乃恭敬的说道。 大明收复了安南,恢复故名交趾,又得到占城的内附,不光是渤尼国,还有急兰丹国、彭亨国、满刺加国等等,都接受了大明的分封,成为大明的属国。 大明商人们的脚步,踏遍了诸国,提前把一百年后的景象发展了出来。 码头的官员们,得知是渤尼国的国王,他们不敢慢待,安排他们去管理码头衙门的地方落脚,等待朝廷礼部官员的到来。 晚上。 管理码头的衙门,为他们举办了宴会,礼部的官员赶到参加。 大明准备了叉子和勺子,以及筷子。 麻那惹加那乃学习大明人使用筷子,虽然不太熟练,可没有人嘲笑他,反而指点使用的技巧,很快,麻那惹加那乃就能用筷子吃饭。 渤尼国的王子和官员们,也跟着学习大明的礼仪。 夜晚。 码头上灯火通明,集市也热闹了起来,见渤尼国国王有兴致,礼部的官员领着他们去集市逛一逛。 “这是西域所酿的葡萄酒。” 商人笑呵呵的介绍。 大明藩国诸多,往来的使团也多,还有藩国的商人们,他们并不奇怪,只要能为他们带来生意,他们非常的欢迎,许多的商品就是为对方准备的。 “一瓶只要七元钱。” 西域本地的葡萄很便宜,酿造成本也低,商品抵达了京城后,上海县码头的商人们,卖出了天价。 土著们不富。 可是他们真有钱。 当地的金银矿物,王室并不缺少。 果然。 麻那惹加那乃大方的付钱,甚至请在场的人都尝一尝,他自己也用夜光杯品尝,刚饮了一口,就喜欢上了这股味道。 特别是装酒的玻璃瓶,以及夜光杯,他直接买了三十套,花了三百多两白银。 “这是冰甜汤。” “这是冰糖葫芦。” 大明的不夜城已经不下十座。 上海县的码头集市,虽然算不上城,可这里的集市会延续到天明。 许多的水手和异国的商人们在集市上买醉。 这里有大明各地的美食和饮品,以及各种来自浙江地区的五花八门的小商品,竹子编制的各色各样的玩物,以及能发出音乐声的铁盒子等等。 礼部的官员,带领渤尼国的国王一行人,乘坐了火车。 到处都是人。 大楼一栋接连一栋。 宽广笔直的大街,琳琅满目的商铺,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们,还有许多好看的女性,让麻那惹加那乃看得目不转定,惊呼为天人。 “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的地方,比较起来,我们的生活,根本不叫做生活啊。” 麻那惹加那乃喃喃道。 经过通译的翻译,礼部的官员极力控制自己的笑容,以免对方误会。 来大明的藩国国王不少,可是向麻那惹加那乃这样直白的人倒是少有,也十分的有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