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红头绳,纸鸳鸯,风筝,竹蜻蜓等小玩意卖出去了不少,还有针线,剪刀等。 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这座台钟。 牧民们围着台钟引起了热议,不少人被活灵活现的小木偶所惊叹。 商人做完了生意,被牧民们邀请去家里做客,商人没有推诿,带着几名伙计,和十几名牧民在帐篷里美美的喝了一顿酒。 当晚就在牧区休息。 不过随着内地和牧区的畅通,一些陋习被禁止了,例如招待的风俗等,而且大量的汉民涌入,更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情况。 第二日,商队去往了下一处。 牧场恢复了宁静。 王大炳分到了塞南行省。 合计三千余名新兵,由老兵们带领,进行了夏季大拉练。 整个塞南、塞北、大宁、开平、和部分北平行省的军队,集结于塞南的土地上,五万多名骑兵从捕鱼儿海开始,四百五十人为小营,一百多小营犹如撒豆成兵,形成一条波浪,由东至西,沿着牧草肥沃和水流的地区巡逻。 每年春秋两季的常例。 草原上已经没有了敌对势力,防备的是外来的小势力,不允许有外来的部落,保障地方的安宁与和平,稳定草原的秩序。 “嘚嘚嘚。” 三千余里的行程,要花上大半个月的时间。 一人二马,既锻炼了骑兵,也锻炼了往常精心照料的战马,是北方骑兵们最大规模的两次操练。 王大炳从来没有在马背上呆过这么久,累的精疲力尽。 此时,他们的队伍才走了一半,到了目的地阿尔泰山脉的山脚下,还要返回,想到这里王大炳就忍不住的叫苦。 几百名骑兵休整。 昨夜临时营地烧开的开水,灌入的水壶里,还剩下半壶水,王大炳一口气喝完。 “下次不允许这样了。” 什长发现了王大炳的行为,严厉的说道。 王大炳很累,心里充满了抱怨,可是长期的坚韧以及习惯的风气,让他仍然老老实实的点头,丝毫没有反抗,只是好奇的问道:“为什么?” “如果有个万一,遇到了紧急情况,你水壶里多剩一口水,有时候可以救你的命。” 听到什长的说法,王大炳不以为意。 五万骑兵虽然分的很远,无法估及周边,可现在是什么年头?王大炳并不觉得会有意外,不过再多的想法,他还是压了下去。 片井制度虽然以农为主,可是军纪的风气还是传袭了下来。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出发的号令,各什长约束好自己的队伍,整理好队形后,队伍重新出发。 几千里的行程下来。 王大炳见识了许多往常没有看见过的景象,眼界大开。 大山深沟,围在河谷的地方,都是水草丰茂的区域,这里牛羊成群,一座座帐篷包相挨着,往远处看就如生长在河谷的白蘑菇。 建立的城池,成为了最繁华的集市。 人们在这里贸易骆驼,马匹,牛羊,羊毛,兽皮,铁锅,棉花,草料,玉米,面粉,草药,瓷器等等商品。 牧民们骑着马,驱赶着不听话的牛羊马,还有骆驼。 宽阔的河谷,绿树翻滚,蓝烟飘渺,像是谁把一幅充满动感的油画挂向远天的白云之中。 这里的草原没有大树没有高高的草,地面平整,远处牛羊马自由自在的啃着小草。 山谷顺着河流在大山中盘旋而上,半天转不出一座山,王大炳浑身的粗犷,再也没有出发前的细皮嫩肉,身下战马踩着河滩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看。” “雪山!” 有名士兵指着天上的大山,满是白色,与白云相映衬,激动的大喊道。 第(2/3)页